在8月30日召開的2015中國(長春)物流產業發展戰略峰會暨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物流產業發布會上,長春市發布了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及物流產業規劃。
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將規劃建設綜合性國際物流產業園區,通過構建東西貫通、南北縱橫、銜接順暢、高效便捷的物流運輸網絡,打造東北亞區域物流產業的新窗口、新通道、新平臺,以開放發展促進東北亞互聯互通,助推長春市乃至我省更好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根據規劃,東北亞國際物流產業園區北起長德新區、南臨興隆綜合保稅區、西接長東北核心區、東連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總占地面積約54平方公里。包括“東北亞物流通道、東三省物流通道、三小時經濟圈”三個層次的物流通道。
長吉圖區域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幾何中心,而長吉示范區是整個長吉圖區域腹地的核心支撐。為此,物流園區將實施物流先導、國際融合、多向開放戰略,著力打造復合型、樞紐型,集跨境貿易、先進制造和高端服務業于一體的現代物流高地。
“東北亞物流通道”通過陸海聯運國際大通道,向東經過長吉圖通道到達琿春口岸,與俄羅斯扎魯比諾、朝鮮羅津、韓國釜山等多個國際口岸連通,實現“借港出海”。其中海路國際通道包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北冰洋航線,新開通的北冰洋航線比傳統航線縮短2800海里,節省航行時間9天。另外打通陸路國際大通道,即與第一亞歐大陸橋相連,從琿春至鹿特丹,將進一步降低國際大通道距離,是實現東北亞層面國際貿易往來的一大突破。
“東三省物流通道”借助長吉圖區域發達的公路、鐵路交通網絡,不斷擴大服務范圍與輻射半徑,形成兩橫兩縱區域大通道。“兩橫”分別為以長春為中心的中蒙大通道,即東經吉林—延吉—琿春口岸,與朝鮮羅津港相連,西經松原—白城—烏蘭浩特—阿爾山,與蒙古喬巴山相連,全長1000公里;以長春為核心平臺的中俄大通道,即從長春向西經松原—白城—呼倫貝爾,連接中俄大通道,經中俄大通道西連俄羅斯赤塔,東至俄羅斯扎魯比諾港,全長1300公里。“兩縱”分別為以長春為中心,北連哈爾濱,南經四平—鐵嶺—沈陽—大連港,共同構筑哈大交通走廊,全長880公里;連接丹東港和琿春口岸的丹東—延吉交通走廊,全長610公里。
“三小時經濟圈”分別指長春市域范圍內連接起農安—德惠—九臺—雙陽的1小時經濟圈;吉林省中部連接松原—扶余—榆樹—吉林—磐石—輝南—梅河口—遼源—四平—雙遼等城市的2小時經濟圈;連接吉林省大部分城市及周邊省份部分城市的3小時經濟圈。
一子活,全局贏。位于東北亞區域地理中心的長春敞開懷抱,是促進長吉圖區域形成大市場和大流通產業格局、讓東北三省聯系發展更緊密的關鍵一步,將助力我省在“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發揮“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