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等北京十大建筑、湖南長沙橘子洲的“青年毛澤東藝術雕像”、馬六甲的鄭和雕像、美國的馬丁·路德·金雕像……無不閃爍著惠安雕刻藝術的光輝。日前,世界手工藝理事會(WCC)國際專家組全票通過惠安縣“世界石雕之都”考評。這是繼獲得“中國石雕之都”、“中國民間雕刻藝術(雕刻)之鄉”、 “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等榮譽稱號后,惠安縣獲得的又一張亮麗的城市文化名片。
2011年,惠安縣委、縣政府指派分管領導赴北京,向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提出幫助申報“世界石雕之都”的請求,2014年年初,縣政府向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提出書面申請,正式啟動申創工作,并于當年7月份接受國際專家第一次考評。日前,又順利通過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國際專家組的終評。這得益于惠安深厚的文化底蘊、石雕技藝以及石雕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惠安按照傳承與創新互促、產業與文化互動的原則,加快推動石雕產業轉型提升,全力打造“世界石雕之都”,讓惠安石雕這個綿延千年的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統籌規劃 引導產業轉型提升
2011年起,圍繞申創“世界石雕之都”這一目標,惠安縣著手開展申創籌備工作。其重要舉措之一就是成立石雕石材行業轉型提升工作指揮部,統籌謀劃石雕產業規劃布局,加快引導產業轉型提升。
在規劃提升方面,制定實施石雕石材行業十年發展規劃,提出具體發展路線圖,并確定到2020年全縣雕藝產業產值超過25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的目標,為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規范管理方面,牽頭制定全國首個石雕刻品加工技術地方標準,并出臺石雕行業準入條件和規范管理意見等文件,逐漸淘汰規模小、效益低、污染高的石雕企業,進一步引導企業規范化發展。在政策扶持方面,制定出臺促進石雕石材產業發展扶持措施,在項目用地、財稅金融、品牌創建、企業上市、市場開拓、人才培育等方面對企業進行獎勵和扶持,2013年以來已兌現扶持資金500多萬元。
此外,惠安縣還成立石木玉雕作品版權登記服務中心,制定實施石、木、玉雕作品版權保護方案,截至目前,累計有1314件作品獲得版權登記,有效保護了雕藝企業藝術作品的原創性及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