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天發布的《防水套管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將建立起具備一定自主創新能力、規模較大、產業配套齊全的防水套管產業體系,防水套管產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工信部統計顯示,2012年我國防水套管產業規模超過6500億元,與2011年相比年均增長約20%。然而,目前我國柔性防水套管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仍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關鍵防水套管保障能力不足;產學研用相互脫節,產業鏈條短,防水套管推廣應用困難,產業發展模式不完善;防水套管產業缺乏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研發投入少且分散,基礎管理工作比較薄弱。
《規劃》明確提出,到2016年,我國防水套管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突破一批國家建設急需、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防水套管產業基地,防水套管對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提出,防水套管產業研發投入要明顯增加,重點防水套管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5%。建成一批防水套管工程技術研發和公共服務平臺。打造10個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防水套管銷售收入超150億元的綜合性龍頭企業,培育20個防水套管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專業性骨干企業,建成若干主業突出、產業配套齊全、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的防水套管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到2016年,防水套管產品綜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關鍵防水套管保障能力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