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市政協一直關注養老工作和養老產業發展,近兩年,溫馨家庭助老服務中心這個項目提供的全新養老服務模式引起市政協的關注。經過多次調研發現,該項目不僅是對養老服務模式的探索,還創造性地利用存量商品房建設養老機構,更方便了百姓,實現了“多贏”。
現狀:昆明養老產業方興未艾
昆明市于1991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截止2014年12月底,60周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有87.24萬(不含安寧、嵩明),占全市戶籍人口總數的17.8 %。目前,全市共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15所,養老床位2.74萬張,千人床位數31張。其中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60所,養老床位15000多張。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需求。
因此,鼓勵社會投資興辦養老機構是近年來昆明市著力推動的工作。2014年12月24日,市政府出臺了《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實施意見》,有效激發了社會投資興辦養老機構的活力,大量民間資本投入養老領域,一個以吸引社會民間資本、調動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人設施建設和經營的有生力量正在形成。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全市已建及在建的養老項目共22家,新增養老床位近5000張。同時,通過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和網絡化的發展模式,與全國各地養老機構聯網對接、資源共享,發展異地互動養老,推動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品牌養老機構。
目前,昆明市正在建立中長期養老服務設施規劃,推動新建小區和居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今后,主城區新建、改(擴)建項目,住宅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按照不低于住宅建筑面積0.3%的比例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從2014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以上專項用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補助,并全面優化了對養老服務的補助扶持標準。
此外,昆明市在推進醫養結合方面也有所動作,已擬定《昆明市醫養結合工作試點實施方案》上報國家衛計委,并編制了《昆明市大健康產業暨健康服務業十三五規劃》廣泛征求意見,各部門結合各自職責,將陸續出臺一系列有針對性和可操作的醫養結合政策。
可以說,全市養老產業的發展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加上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昆明市的養老產業被很多企業家看好。但是,如何將“銀齡”產業變為“朝陽產業”,仍是擺在昆明市面前的一道考題。養老項目推進難、項目辦證難、融資難、配套資金落實不到位,都成為養老產業的“攔路虎”。
尷尬:創新方式遭遇制度瓶頸
2015年4月17日,經過近半年的試運行,盤龍區溫馨家庭助老服務中心區青云街道青裕社區白沙潤園小區正式掛牌。這是個由5名女企業家出資,與萬科房地產昆明公司合作的項目。萬科房地產公司為助老服務中心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公共用房,用來設置文娛活動、老年人日托住宿、餐飲服務、醫療養生場所,助老服務中心通過購買或租賃的形式,將若干套住房變為養老床位,提供老年人全托養老服務。
這樣一家集“居家+機構+候鳥”為一體的創新型多功能養老服務機構,成為社區中沒有“圍墻”的新型養老院。運行一年半來,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中心設計床位120張,現入住率可達50%。今年4月,市政協調研時,老人們對助老服務中心的服務交口稱贊,老年人的家人也表示很放心。
溫馨家庭助老服務中心入駐白沙潤園,提升了小區的配套服務水平,成為小區的一大亮點和賣點,白沙潤園很快售罄。合作雙方實現了雙贏,既增加了養老機構建設的增量,又減少了商品房銷售庫存。
盡管這一創新模式得到了多方的認可,但是,溫馨家庭助老服務中心卻遇到一個尷尬的問題——由于目前國家尚無對此類“分散型”養老機構設立相應的政策法規,目前無法取得養老機構許可,處于“無證經營”的境地,更無法享受政府對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有關補助資金。
建議:允許先行先試 補齊制度短板
溫馨家庭助老服務中心的創新意義和被審批“卡住”的難題也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5月26日,市政協社法委專門約請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消防支隊、市法制辦、市政府法律顧問及市政協委員,對“分散型”養老機構的許可問題進行了專題論證協商。
6月13日,省政協社法委、市政協社法委、市老齡辦就此專題請示了省民政廳社會福利處,省民政廳也給出了明確的意見建議:希望昆明市按屬地許可的原則,對“分散型”養老機構這種新生事物給予支持鼓勵。
6月30日,政協昆明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十一次主席會議就此專題議政。會上提出了四條對策建議:一是對“分散型”養老機構許可開展試點。借鑒司法改革試點的做法和經驗,在上位法沒有修改的狀況下開展先行先試。以盤龍區溫馨家庭助老服務中心為例,由消防部門對其具有公共養老服務功能的場所依法進行消防驗收或備案;由盤龍區民政局參照有關法規設立許可。二是完善市級相關政策。根據國家大力推動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的宏觀政策,建議市政府適時加快調整和完善《昆明市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服務養老機構的實施意見》的有關條款,對“分散型”養老機構同樣給予適當的扶持補助。對即將出臺的《昆明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施細則》進行論證修改,充實對“分散型”養老機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給予運營資金扶持的相關內容。三是補齊制度短板。昆明作為省會中心城市,應大膽創新、先行先試,由民政、住建、消防部門共同擔當,研究探索制定地方性“分散型”養老機構許可的試點辦法和消防標準,并注重強化日常消防安全監管。幫助試點的“分散型”養老機構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和運營成本。四是加強其改革試點的協同性。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對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提出的要求,建議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消防支隊共同研究確定利用存量商品房建設養老機構試點的條件或試點門檻,可選擇實力較強、社會信譽好的房地產企業,對用于試點擬改造建設養老機構的庫存商品房進行統籌審核,加強消防設施整改。
會上,市級各部門、盤龍區相關部門均表示,對于“分散型”養老機構這一新生事物,下一步要加強部門配合、協調,爭取早日補齊制度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