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新都區規劃局獲悉,按照新都區分區
規劃修改(2014-2020),到2020年,新都區將規劃有15條軌道線路,并形成“九橫十七縱”的骨架路網結構。此外,到2030年,還將與青白江共同建設“新青中央生態公園”,面積605公頃(合6.05平方公里)。在產業上,將形成重要的商貿集聚區及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與青白江一起形成成都北部增長極核。
按照規劃,新都將建設功能明確、級配合理,與成都中心城區、各鄉鎮和周邊區縣聯系便捷順暢的道路系統,加強公鐵聯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規劃至2020年,公交分擔率達到50%。
●地鐵1號線規劃由成都中心城區延伸至大豐街道,沿北星大道設置;
●地鐵3號線規劃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新都城區紅星村至龍虎大道,并沿龍虎大道北延至青白江區,沿大件路-新都大道-龍虎大道設置;
●地鐵3號線支線由紅星村站沿圍城路延至成綿樂客運專線新都站;
●地鐵5號線規劃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北部商貿城至青白江區,沿商貿城第二大道-香城大道-電子路-大件路北延線設置;
●地鐵8號線規劃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木蘭鎮和泰興鎮至青白江區,沿成青快速路設置;
●地鐵15號線規劃由成都中心城區延伸穿過五龍山至青白江區,與3號線銜接,沿育英路設置;
●地鐵20號線規劃由彭州市穿過新繁鎮和北部商貿城至青白江區,沿新崇路-香城大道-興城大道-海都路-龍虎大道東側道路設置;
●環城快線規劃由郫縣穿過新繁鎮和馬家鎮至龍泉驛區,沿五環快速路設置。
●輕軌L線規劃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龍潭寺和石板灘鎮至青白江區,沿成趙快速路設置。
●有軌電車1號線由新繁鎮穿過新都城區及泰興鎮至石板灘鎮,沿新崇路-香城大道-馬超路東延線-新石路設置;
●有軌電車2號線由龍橋鎮沿毗河穿過成綿樂客運樞紐至青白江區,沿圍城路-圍城路北延線設置;
●有軌電車3號線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北部商貿城、錦水河及寶光寺至青白江區,沿北星大道-寶光大道設置;
●有軌電車4號線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新都城區至青白江區,沿貨運大道設置;
●有軌電車5號線由成都中心城區穿過北部商貿城至馬家鎮,沿萬石路北延線設置。
九橫
第二繞城高速路、繞城高速路、成南高速路、五環快速路、石云快速路、新新路-新鴻路-新工大道、新崇路-香城大道-電子路-馬超路-馬超路東延線、興城大道、圍城路東延線-圍城路-三木路。
十七縱
成彭高速路(成綿高速復線)、成綿高速路、沙西線、新彭快速路、北星大道、貨運大道、成青快速路(含支線成青金快速路)、經一快速路、成彭公路、商貿大道-商貿大道北延線、萬石路北延線、大件路、蜀龍大道、圍城路-圍城路北延線、龍虎大道、通匯大道-龍趙路、新石(洛)路。
新都與青白江
共同形成成都北部增長極核
在中心公園規劃上,至2020年,新都區規劃中心公園2處,為毗河濕地公園,面積約301公頃,桂湖公園(含其北部生態廊道),面積約108公頃。至2030年,規劃新增中心公園1處,為與青白江區共同建設的新青中央生態公園,面積約605公頃。其中新青中央生態公園位于川陜路新都與青白江交界處,沿河呈東西向布局。
規劃形成“兩帶三區多園”的產業空間布局結構。“兩帶”為青白江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帶、毗河文化休閑商貿配套服務帶;“三區”為西部商貿產業發展區、中部現代服務業綜合發展區、東部工貿產業發展區;“多園”為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產業和商貿物流產業提供空間載體的重要產業功能區或產業園。按照總體規劃,新都將成為重要的商貿聚集區及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與青白江一起,共同形成成都北部增長極核。
新津構建
“三高七快四軌”交通體系
新津縣是天府新區戰略新興產業功能區,成都市重要的物流基地,以新材料為主導的衛星城。根據《新津縣城市總體規劃(2014-2020)》,新津將強化交通的外通內聯,全域構建“三高七快四軌”的高快速路網及軌道交通體系。其中“一高四快一軌”對接天府新區(一高:二繞;四快:正公路、三岔湖快速路、新普路、籍黃快速路;一軌:TF12號線)。“兩高三快三軌”對接中心城區(兩高:成雅高速、雙流機場第二高速;三快:成新蒲快速路、大件路、貨運大道外繞線;三軌:成綿樂城際鐵路、地鐵10號線、TF23號線)。
此外,新版總規全面對標衛星城建設標準,優化用地結構,提高公共配套、公園綠地等人均指標。完善各級公共服務設施,構建10分鐘公共服務圈;貫通“社區綠地-城市綠島-濱水綠地”等開敞空間,構建10分鐘公園圈,實現人均綠地不低于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