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邑縣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主動做好京津產業項目、生產要素轉移的承接引進工作,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抓手,招引優質項目,提升產業創新水平,積極推動產業協調發展、高端發展,全面夯實發展基礎,為武邑經濟跨越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截至6月底,全縣在建億元以上項目3個,總投資8.98億元;全縣固定資產投資19.36億元,全部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59億元,同比增長6.6%。
精準招商優引進。該縣堅定不移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主抓手,圍繞電子信息、現代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精細制定產業招商“時間表”、“路線圖”,把武邑的發展舉措、發展成果、工作進展、發展環境等進行立體式、全方位廣泛宣傳,為引進資源、疊加優勢、推動武邑轉型發展奠定基礎。充分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高層論壇等大型招商活動,努力開展好駐京招商、駐津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將武邑發展定位與京津聯動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瞄準行業前10強、央企、大型國企,主動上門對接洽談,著力引進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基地型、旗艦型項目。同時,加快健全以科技含量、投資強度、產出效益為重點的項目遴選機制,確保項目質量;不斷完善領導分包、拉練調度、全程督導等項目推進機制,力促簽約項目早開工、早達效。全年謀劃實施工業項目78個,總投資411.2億元。
建強園區優承載。該縣按照“企業向園區集中、政策向園區傾斜、力量向園區配備、資金向園區捆綁”的原則,以經濟開發區、清涼店物流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主陣地,在路網建設、招商引資、鏈條延伸、技改升級、公共配套五個方面全力攻堅,重點抓好“三線、六路”建設,“三線”就是統籌推進經濟開發區過境3條天然氣管線改線,優化園區項目建設布局。“六路”就是強力推進經濟開發區“兩縱兩橫”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一縱一橫”路網建設,完善園區基礎功能,提升產業承載能力。同時,積極盤活園區閑置土地,強化跟蹤項目建設進度,探索建立企業用地退出機制,對入園企業的投資強度、密度和建筑容積率統一規定、嚴格監督,把有限的土地優先安排給有實力、有前景的企業。
破解制約優服務。該縣圍繞破解企業發展難題,著力優化發展軟環境,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強化京津科技成果和人才引進,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進金屬櫥柜、硬木雕刻兩大傳統特色產業電子信息化平臺建設,探索籌建科技孵化器和科技成果交易市場,全年計劃培育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5個校企合作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同時積極構建全方位現代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推動產業迅速壯大。在深化政企、銀企對接的基礎上,推動企業投融資擔保機構科學運營,持續加大產業發展資金、人才獎勵資金投入,不斷強化資金扶持;建立企業服務中心,加快完善人力資源、技術交易等服務平臺;以融資服務、市場開拓為重點,進一步建強中小企業服務網絡,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