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已引進了市場化運營機制,隆化經濟開發區探索實施了“管委會+公司”的園區管理體制,寬城、豐寧經濟開發區實施了“城區合一、縣區合一、鎮區合一”的行政村托管制,雙灤經濟開發區啟動了工資分配制度改革,興隆經濟開發區實行了審批許可事項一站式服務。
今年以來,我市重點推進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開發區(園區)保持外來投資項目在建一批、開工一批、簽約一批、在談一批、追蹤一批的強勁勢頭。截至目前,全市各園區已新建項目36個,總投資256.96億元;續建項目102個,總投資516.12億元。
我市把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作為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為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產業、項目轉移創造條件。目前,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已達14個,入園企業突破2000家,上半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08.75億元、工業增加值188.12億元,園區GDP231.64億元,財政收入23.9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0萬美元,引進省外資金30.13億元。
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明確經濟開發區(園區)規劃定位,幫助各開發區(園區)確立適合本園區發展的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優化空間發展布局,提高園區利用率,推動經濟開發區(園區)差異化發展,實現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雙灤釩鈦產業園等9個特色品牌園區,六溝臺灣產業園、隆化韓國食品園等5個國別(地區)產業園區,張百灣新興產業示范區、六溝新興產業聚集區、鳳山新興產業示范區等10個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重點平臺。
加快開發區(園區)招商引資。通過切實轉變招商方式,全面開展以產業規劃為指導的專業化招商和產業鏈招商,組織全市開發區(園區)采取專題招商、小團組招商、駐點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網絡招商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中國·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東盟博覽會等各類招商平臺開展招商活動。上半年,全市開發區(園區)累計簽約內資項目15個,總投資額198.65億元;外資項目3個,總投資額2.7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