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產業將成為河南省新的經濟增長點。9月5日,記者從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根據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加快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十三五”期間河南省要形成地理信息產業的成熟產業鏈,擁有地理信息企業1500家左右,產業總產值達到3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產值突破3500億元,
什么是地理信息產業
車載導航、手機地圖、智能交通、數字城市……這些你熟悉的領域,都是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結果。省地理信息產業協會會長鄧躍明介紹,地理信息產業鏈可分為地理信息獲取、處理、應用開發等三個階段,無論是遙感衛星、航空攝影,還是地面測繪,都是獲取地理信息,經過數據加工處理后,再進行地圖制圖、手機導航等應用開發。
近年來,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現代地理信息技術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集成融合,市場潛力巨大,不僅直接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力地帶動了網絡服務、移動通信、遙感衛星、導航定位、數據加工應用、現代裝備制造和各行各業的信息化建設。
河南省尚處中等發展水平
利用遙感影像,來估產小麥產量;利用衛星導航,進行位置服務;利用扶貧地理信息系統,來進行精準扶貧……這些都是地理信息產業在我省經濟生活發展中已經逐步實現的內容。
河南省地理信息產業這些年發展迅猛,產業總值年增長率接近20%,服務范圍已經覆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的各個領域。據介紹,我省目前從事地理信息及相關領域的有1900多家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有測繪資質的單位有900多家,目前集中在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的應用開發還比較薄弱,產業發展水平處于全國中等水平。
未來發展突出6大重點
河南省提出要將地理信息產業打造為我省高成長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增長點,未來發展將突出6大重點:地理信息基礎設施、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北斗導航示范應用、核心技術和先進裝備、地理國情監測。
根據實施意見,河南省未來5年要建設一批地理信息產業的重大項目,包括建立統一、協調、完整、開放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建設河南省遙感影像數據技術開發應用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空天地一體的應急測繪保障和動態遙感監測系統,加強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和應用管理,加快數字城市建設并向智慧城市升級,建設智慧河南時空信息云平臺等。
通過政策推動和示范帶動,到2020年,形成以地理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為主的成熟產業鏈,擁有地理信息企業1500家左右,服務總值超千萬元的企業達到200家,服務總值超億元的企業達到50家;產業總產值達到3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產值突破3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