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晚報訊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郵輪游艇、海水淡化、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深海礦產、海藻生物質能……深圳市發改委日前正式啟動了海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計劃,與之相關的合規深圳企業均可進行申報。這已是深圳市政府針對該產業在年內開展的第四次資金“輸血”行動。
重點支持八大細分領域
為加快深圳海洋產業發展,根據《深圳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和《深圳市未來產業發展政策》,市發改委組織實施2015年第四次海洋產業專項資金扶持計劃。重點支持領域涵蓋了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等八大海洋產業細分領域。
深圳擁有海岸線257.3公里,海域面積1145平方公里,是國內距離深海最近的城市之一,具備了發展海洋經濟獨特優勢。目前,深圳海洋產業已初具規模,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約占廣東一成。全市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油氣業、濱海旅游業三大產業優勢明顯,已形成了招商局國際、中集集團、中海石油深圳分公司、華僑城等一批年營業額百億級的涉海核心企業。
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采訪中,不少專家學者、官員都認為,深圳完全可以建設成一個海洋電子信息產業鏈+創新鏈、海工裝備產業鏈+創新鏈、海洋生物產業+創新鏈的海洋新興產業大市。發展有深圳特色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深圳初具雛形。
根據《深圳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確立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深圳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初步建立,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將達1600億元;海洋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部分海洋科技研發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國內領先。在空間發展目標上,以前海、大鵬東西兩翼為重點,以深圳灣、大鵬灣、大亞灣、珠江口所形成的天然海洋灣區為核心,打造規劃有序、定位明確的海洋產業空間,初步構建出灣區經濟發展格局。
為此,深圳還將實施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孔雀計劃”,重點引進國際海洋領域核心技術團隊,加大對海洋高層次人才來深開展科研、成果轉化和創業的資助,以及對本地海洋人才培養力度,建設海洋特色學院,規劃發展海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