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地產領域開始陷入進退維谷的僵局時,作為傳統產業鏈的衍生,產業地產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房地產巨頭萬科及互聯網大鱷阿里巴巴的進入,產業地產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藍海。中國最 大的商務園開發商億達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在2015年開辟了一條“輕重資產并行”之路,成為產業地產商的先行者和踐行樣板。
“轉方式、調結構” 產業地產勢不可擋
在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和國家大力推動的雙創背景下,產業地產以及全球孵化創新的發展勢不可擋,地產商們紛紛開始涉足產業創新發展大潮。現有的產業地產商也紛紛轉變職能,開始產業園區的轉型與升級。中國沿海的部分開發區,如天津、蘇州、廣州、上海等已經進入到以工業、商務、居住多功能為一體的第四代產業園區發展的初始階段。
產業地產作為一種將地產、產業、城市三方面的發展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商業模式,在提升城市的產業價值和產業能力、促進產業升級、聚集人口與資本、調整城市經濟結構等方面具有獨特功能。在國家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提倡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優化產業結構的背景下,產業地產這一發展思路完全契合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發展大計。
發展產業地產
億達占領 先機
早在1998年,億達就瞄準了產業地產,搶先把握先機,先后開發和運營了多個商務園項目,凝聚了包括80余家世界500強在內的眾多企業客戶與合作伙伴,積累了豐富的商務園區運營管理和服務經驗。就已竣工的總建筑面積而言,億達是中國最 大的商務園開發商。
作為中國領 先的商務園區運營專家,億達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積極探索行業發展向專業化、精細化、服務化轉型,把經營核心向全面關注客戶需求、充分整合內外資源、通過服務提升價值方面轉變。秉持“以產促城、產城融合、協調發展、共創價值”的運營理念,億達中國致力于在更多的城市復制和創新成功的商業模式,打造產業與城市高度融合、功能完善、綠色低碳、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和城市生態。
憑借在商務園運營及管理方面的突出能力和廣泛經驗,億達的商務園吸引了一批以知識及高科技為基礎的全球領 先企業,包括IBM、GENPACT、ORACLE、ACCENTURE、HP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并與他們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這些頂 級租戶能夠加強商務園的產業集群效應,吸引更多高質量的租戶入駐。
輕重并行 全國布局
2015年是億達業務升級的元年,集團提出“輕重并行、全國布局”的發展戰略,憑借近20 年來商務園區運營經驗及理念,快速轉變業務模式,緊貼市場需求,創新式發展輕資產戰略。在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踐行輕資產布局。科技新城輕資產戰略聚焦兩大業態:一類是工改辦、商改辦的項目,另一類是產業園、商務園、科技園、寫字樓等項目。
同時聚焦兩大區域:核心商務區和科技產業集聚區,憑借億達的模式體系,組建有豐富商務園區運營能力的團隊,負責項目的投資、改造、招商、運營管理及服務,并把此種模式逐漸從一線城市向二線城市過渡。
在重慶、杭州、鄭州等二線城市,產業基礎較好,產業升級需求迫切,亟須建立能承接產業轉移的產業園區,實行輕重并舉的開發運營模式,令雙方優勢互補,通過產業合作達成共贏。2015 年,億達科技新城與合作伙伴簽約長沙科技新城、重慶兩江健康科技新城等項目,長沙項目已經組建團隊開始運營。截至年底,億達輕資產運營管理收入同比增長500%,在去庫存狀態下達到了提質增效的目的。
為進一步促進軟件信息產業與科技產業的快速集聚發展,從2015年年初開始,億達開始發力輕資產運營,通過品牌、服務和管理輸出,累計簽約物業面積150 多萬平方米。
秉承年初既定的“輕重資產并行”的發展原則,億達快速推進全國布局戰略,商務園開發業務穩步實施,各業務發展均取得預期成效。
3月24日,億達中國發布了全年業績,全年收入74.73億元,其中物業投資租金收入增長17.1%至3.61億元,商務園運營管理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46.6%至2550萬元,歸屬股東凈利潤8.21億元,減除投資物業公允值收益后之核心凈利潤6.60億元,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率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