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門峽市保險業是隨著三門峽市成長、壯大起來的現代服務業,歷經近三十年的變遷,全市保險機構已經從1986年時的1家保險公司,發展到現在的23家保險主體,保險服務已經遍布全市城鄉的每個角落。
回首過去,三門峽市保險業在我市經濟建設的各個階段,都起到了保駕護航的積極作用,為穩定社會秩序作出了積極的努力。特別是在重、特大事故、各種災害發生時,保險業總是沖在救災一線。據統計,“十二五”期間,三門峽市保險業累計上繳各種稅金2.8億元,支付各種保險賠款13.59億元,安排社會就業近1萬人。
2015年,全市保費收入與去年同比增長25.51%,全系統承保社會資產總額達1478.51億元,賠付金額5.74億元,上繳各種稅金7370.79萬元。僅以農業保險為例:在2015年7月至8月,我市盧氏縣和靈寶市等地多次遭受暴風雨和冰雹襲擊,當地農業遭受巨大損失。人保財險三門峽市分公司、中華保險三門峽中心支公司聞訊立即啟動緊急預案,與市、縣、鄉鎮政府有關部門通力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災害損失的核定、賠款公示和理賠支付工作,先后為盧氏縣和靈寶市受災的農戶兌付保險賠款共計1200多萬元,極大地支持了地方農業發展。這也充分反映出現代保險服務業在促進社會經濟建設和穩定社會秩序中作出的積極貢獻。
近年,國家越來越重視推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014年8月13日,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把保險業“歸位”國家治理結構,從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國家治理、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把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放在經濟社會工作整體布局統籌考慮,明確要將保險作為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機制和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2015年5月6日,三門峽市政府印發了三政【2015】24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新國十條”“省十條”“市十條”的相繼出臺,為我市保險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這將有力推動我市保險業又快又好的發展。為此,保險業要充分發揮保險制度的正外部性特征,不斷解決行業的“小我”與社會的“大我”之間的關系問題,重新認識保險的社會屬性,以服務社會轉型和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成為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接手”和“助手”。
全市保險業要借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的東風,充分發揮保險的經濟“助推器”和“穩定器”作用,更好地服務三門峽實體經濟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社會管理創新、保障體系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要大力宣傳保險知識,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良好氛圍,促進全民學保險、用保險活動的開展,合力推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展望未來,信心百倍。全市保險行業將一如既往用誠信、周到的服務,不斷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積極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保險服務,著力助推中國保監會提出的“保險讓生活更美好”這一美好藍圖的最大化實現,為三門峽市順利實施“54321”轉型發展戰略作出新的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