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國·河西走廊第六屆有機葡萄美酒節(武威·中國葡萄酒城)互聯網+中國葡萄酒產區發展論壇在莫高國際生態酒堡成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葡萄酒電子商務、品牌建設等相關領域專家與國內葡萄酒產區代表、國家和省級有關商會領導、協會負責人、中外葡萄酒相關專家、國內互聯網及大型電商企業代表、經濟學家等歡聚一堂,共同探討了“互聯網+”新形勢下中國葡萄酒產區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對中國葡萄酒創新運營機制的新思路、新模式、新策略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中華品牌戰略研究院理事長、經濟師、注冊資產評估師、國際公認會計師 陳剛
葡萄酒品牌的虛與實
對于一個葡萄酒產品來說,最實在的東西就是酒的品質,也就是種植、釀造、勾兌等等。品牌看起來雖有點虛,但這恰恰是我們當前迫切需要的。品牌很虛,需要無中生有,但它同樣也有實的部分,就是要有載體,也就是要有特色。在品牌建設上,不能走他人的老路,所有營銷和傳播的手法,用的次數越多,效果下降越多,要用專業的工具和手法,來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
國際評酒會裁判、葡萄酒作家、葡萄酒廠設計師、葡萄酒古董收藏家 郭松泉
“一帶一路”與葡萄酒產業發展
首先要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學習“經濟帶”概念,將其帶入葡萄酒行業,整合行業資源,把絲路周邊的內蒙古、寧夏等省份作為一個整體納入探索范圍。其次,把歷史遺跡、自然景點、民俗美食作為重要元素,融入絲路葡萄酒文化整體。同時,要提煉出特色、打造出差異,向世界整體推介,全面提升中國葡萄酒的地位和知名度。
甘肅莫高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國柱
武威葡萄酒產區的“密碼”
好葡萄酒出自好產區,是葡萄酒行業的共識,這是因為產區本身就代表著葡萄酒品質。武威產區已被業界公認為國內最佳黑比諾、冰酒產區,武威產區的葡萄酒顏色紅艷,果香濃郁,酒體完美,可謂是中國葡萄酒的佼佼者。與國內其他產區相比,武威產區集聚了釀造葡萄種植的最好自然稟賦,有著不同于其他產區的鮮明特色。在適宜的地方選擇適宜的品種,掌握適宜的工藝是釀出好葡萄酒的前提條件,這就是武威產區的“密碼”。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葡萄酒分會理事長、山東省濱州醫學院黨委書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劉樹琪
把握下一輪競爭重點把河西走廊打造成馳名中外的個性化產區
中國葡萄酒下一輪競爭聚焦在產區,葡萄酒產區競爭的關鍵在于個性特色。河西走廊發展葡萄酒產業得天獨厚,其區位優勢、風土條件、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資源稟賦具備了產區競爭優勢,為個性化產區的打造提供了前提。打造河西走廊個性化產區要打好“四張牌”:一是打好“有機牌”,即突出產區特色,走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二是打“文化牌”,即突出絲路歷史文明,挖掘傳播好葡萄酒文化;三是打“復合融合牌”,即突出復合融合發展,創新業態和發展模式;四是打“開放牌”,即突出絲綢之路精神,繼承弘揚開放合作的優良傳統。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企業資源整合服務中心主任 黃寶山
葡萄酒營銷中的互聯網+頂層設計
葡萄酒營銷中的“互聯網+”頂層設計,一是要統籌全域資源,按照時代的要求進行有效的整合,并借助政策優勢和產區優勢,找準“互聯網+”的融合點,帶動葡萄酒產業經營模式創新,大力宣傳“河西走廊是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的最佳光、熱、水、土資源組合區域,自然條件優越于法國的波爾多”的專家結論,打造“談及葡萄酒的醇香和有機,世界獨有河西走廊排第一”的強勢品牌。二是要以市場為主導,跨越傳統套路創新營銷模式,運用O2O模式,建立長效營銷渠道,培育把控新興市場。三是要集群借勢提升,尋求聯合式營銷渠道,用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渠道營銷”模式打開全國乃至世界大市場,讓“中國葡萄酒城”在綿延千里的河西走廊上強勢崛起,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