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層面的“一帶一路”規劃已經獲批并在小范圍下發,即將正式出臺。進入尾聲的地方兩會也顯示出對“一帶一路”政策的巨大熱情。
截至2月5日,已召開地方兩會的28個省份中,超過2/3的省份都對“一帶一路”進行了省內規劃和推進,包括云南、寧夏、河北等重點省份的規劃已經進入到具體項目和細節化推敲的階段。河南、山東等省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將本省城市納入規劃。
“‘一帶一路’戰略有望在2015年全面落實鋪開,預計很快會有國家層面的規劃方案或指導意見出臺。近期以鐵路建設、核電合作等為主的一批基建項目有望實質性落地。”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稱。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亦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由于經濟總量的地理布局很難調整,所以2015年應該重點是產業地理布局調整,包括產業的國際轉移和國內轉移。
據悉,“一帶一路”“沿線53個國家、94個城市,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沿線區域主要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直接資金來源將通過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組織開發銀行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此外人民幣國際化也將與一帶一路戰略互相推進。
高鐵核電建筑等產業已經具備產業輸出技術優勢,將成為最先受益的行業,東方證券分析認為,中亞和東盟是“一帶一路”路線上的關鍵節點,是走出去的最重要區域,雖然各個地方政府都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但新疆、云南和廣西區域因為緊靠中亞和東南亞,未來在“一帶一路”戰略上可操作空間相比更大。
一帶一路主要受益公司主要從區域和行業屬性兩個維度來尋找。首先處于“一帶一路”戰略節點地域的上市公司將直接受益,如邊境地區的新疆、云南、廣西和東部沿海港口等。其次從行業屬性上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為基礎設施較為落后的欠發達國家,基建需求最為明顯,因此大基建行業最先受益,同時戰略推行離不開金融支持,基礎貨物往來離不開港口鐵路交通運輸,后期實現互聯互通后的工業制造輸出也就成為常態。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細則還未正式出臺,東方證券認為后續資本市場對其高度關注將會持續,由于建筑高鐵核電等受益行業個股漲幅較大,建議關注被市場忽視的邊境區域的上市公司標的,看好云南的云南城投;廣西的北部灣港、五洲交通;新疆的青松建化、八一鋼鐵;江蘇的連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