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沖孔、焊接、安裝……在山東半島新能源產業園內,威海澳華新能源有限公司員工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去年山東半島新能源產業園落戶乳山,更堅定了我們進一步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今年,我們新上一條年產15萬平方米的平板集熱器生產線,目前設備已調試完畢,還計劃把濟南的整個生產基地全部搬過來,2013年計劃生產分體太陽能系列產品3萬套,銷售收入達1億元,2015年力爭銷售收入過10億元。”公司總經理鄭勇自豪地說。
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乳山變單打獨斗為資源整合,變“碎石型”分散發展為鏈條式特色集群。按照生產、研發、服務、展示、物流“五位一體”的功能定位,乳山規劃總面積12平方公里的山東半島新能源產業園,重點培育光能綜合利用、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到2015年,乳山爭取引進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40家以上,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上繳稅金3億元,打造起新能源產業集群。
新能源產業集群是乳山重點打造的六大產業集群之一。針對原來工業園區相對分散、規劃水平較低、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的實際,為節約用地、集約用地,乳山確定了城區、經濟開發區、濱海新區和新能源產業園、藍色經濟產業園、海灣新城、新興產業園、城區工業園、紡織染整工業園、安全食品產業園、東部科技產業園以及8個鎮級特色小區“三區八園八小區”聯動發展格局,引導優勢產業集中培育、集約發展,重點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金屬冶煉加工、裝備制造、安全食品等六大產業集群。
為加快培育百億產業集群,乳山專門成立了“六大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落實“一個產業、一個團隊、一個目標、一套制度、一個運行機制、一個考核標準”的“六個一”幫辦措施,握指成拳、聚力助推。六大產業集群猶如動力強勁的“發動機”,拉動乳山工業不斷轉型跨越,書寫集群化發展的工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