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是中國化的佛,是神圣巔峰的封號,是超越言語的世俗智慧,是吾國吾民獨有的精神風景。
禪文化的現代性
禪最初起源于印度,摩訶迦葉是西天禪宗的第一代祖師,至二十八祖達摩于南北朝時期東來傳法,再到唐代傳至中國的六祖慧能,中國禪宗才宣告形成。作為佛教最重要的宗派之一,禪宗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并且充分融合了中國的儒、道文化,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目前,由佛教禪宗思想衍生出的禪文化已滲透于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尤其是在藝術、文學、茶道、園林、審美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在全世界也被看做一種獨特的東方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大放異彩。
禪文化與旅游的契合點
回顧中國旅游的發展歷程,從改革開放至今,經歷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主題旅游等幾個發展階段,目前正越來越注重生態健康,即對自我生命價值的回歸。因此,禪作為一種文化,與旅游的本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很多方面有深刻的契合點。
(1)養生靜心功能
在禪文化中,通過禪的修行方式,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靜坐、冥想,讓身體和心靈得到雙重的放松,暫時與世俗社會隔離開來,進而發現自身所具有的般若智慧、真如佛性,當重新回到所生活的世俗社會時,便能夠更加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之中,更加智慧地面對現代生活。 因而,禪和旅游都具有很強的養生功能。
事實上,目前很多旅游區在建設上已經成功注入了禪文化的元素,如國內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帶有禪意的住宿、度假、養生、靜修等旅游系列產品,如江西宜春仰山國際溫泉禪修中心,禪文化養生旅游大有潛力可以挖掘。
(2)文化性
禪文化在歷經兩千多年的禪思想發展的影響下已經形成為一種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且具有廣泛和強烈影響力的文化,禪茶、禪詩、禪樂、禪畫、禪食、禪醫等文化都自成體系,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積極的社會影響。
因而,禪文化可以領銜目前部分佛教旅游地的主題文化旅游產品,深度挖掘禪文化內涵,形成深刻的禪境體驗。
(3)生態性
禪文化在中國的形成過程中充分吸收了道家的自然哲學觀念,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生態觀。一個禪者是充分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在佛教中尚有不殺生的基本戒律,禪文化更是把自然和修行、悟道充分結合起來。
因而,許多寺院都選擇修筑在自然環境清幽的場所,而自然環境又因為寺院的出現又顯得充滿智慧和靈氣。所以說,禪文化與生態旅游也有緊密的契合點,在生態旅游區中融入禪宗思想和禪文化將使生態旅游在境界上又提高一個層次。
(4)體驗性
通過禪修,了悟到生命的真實本質后,那么生命的一切過程都成了一種體驗和 受用,所以禪文化中的這種“體驗”是一種更高層次、更廣范圍的生命體驗。
從旅游體驗的角度來講,通過在寺廟中的禪修與其他生活體驗,普通旅游者也能感受到禪帶來的無限清涼與大自在,體會到一絲生命體驗的過程,盡管在禪修中還較淺,但卻是一種深度的旅游體驗。
禪文化與旅游總結:
禪文化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應當注重禪文化在開發養生旅游、心靈旅游、生態旅游、修學旅游等方面的重要潛力,注重旅游產品的文化性和體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