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于加快我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下發。《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中介機構等各類社會科技服務資源有效集聚,科技創新創業環境不斷優化,服務支撐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能力有效提升。形成一批符合我省產業發展特點的新興科技服務企業,科技服務市場化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顯著提高,形成3~5個規模化的科技服務產業集群;以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城市為重點的區域科技服務能力、輻射力度顯著增強。全省科技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70億元。
據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推動我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我省出臺了該《意見》。《意見》以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宗旨,以推動全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為動力,以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為手段,以做強做大科技服務業為目標,優化科技服務生態環境,提供政策保障,突出全創新鏈謀劃,突出園區集聚,突出應用示范,實現科技服務業與科技型企業互動發展。
據介紹,科技服務業具有知識密集、高端高質、高附加值、帶動作用大等特點。《意見》依據我省現有的產業基礎和規模,確定了科技服務業重點發展的七大領域,包括研究開發服務、技術轉移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創業孵化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及科技咨詢服務。
加強研究開發服務。發揮我省高校、科研院所技術創新與研發服務優勢,鼓勵產學研合作組建協同創新研發機構。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組建新型研發機構,引入國內外高端研發服務機構。到2017年,全省組建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600家。
加強技術轉移服務。鼓勵企業設立專員,負責技術難題的提煉及與研發機構進行技術對接,同時向成果后端轉化服務延伸,關注科技成果商品化進程。對在本地轉化多、質量高、前景好的成果轉讓方和承接方,可以采取“后補助”的方式給予資助。到2017年,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60億元,設立省級以上技術轉移示范機構40家。
加強檢驗檢測服務。放開市場準入,積極推動社會力量開展第三方質量和安全檢驗、檢測等服務。培育并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檢驗檢測資源,集中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等提供全過程、一站式服務;建立基于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檢驗檢測在線交易服務平臺。到2017年,全省具備各類法定檢驗檢測資質和對外測試服務能力的機構達到400家。
加強創業孵化服務。構建以專業孵化器和創新型孵化器為重點、綜合孵化器為支撐的創業孵化生態體系。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的載體作用,探索推廣“孵化+創投”“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新的孵化模式,引進國內外具備高端孵化能力和成熟孵化模式的專業孵化器,合作創辦眾創空間等孵化基地,并鼓勵平臺型企業、成功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等參與投資建設孵化器。到2017年,全省建立各類企業孵化器100個,在孵企業達到3500家。
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培育、支持各類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開展市場化的專利分析和預警等服務。面向重點產業領域,構建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和數據庫。到2017年,全省中外專利數據總量達到8000萬件,具有專利代理人資格人員增加25%。
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擴大科技金融機構的規模和數量,支持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社會資本對科技企業進行投資和提供增值服務。通過設立天使投資風險補償、創業投資風險補償等風險補償機制,鼓勵投資機構投入科技型企業的積極性并降低風險。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立符合我省產業特點的子基金。支持科技企業通過“眾籌”等模式融資;支持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到2017年,省科技投融資平臺集聚創投資本規模達到20億元。
加強科技咨詢服務。發展咨詢服務及項目管理外包業務,為企業提供集成化解決方案。到2017年,全省各類生產力促進機構累計服務企業數量超過2萬家(次)。
《意見》還提出了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的五條路徑,主要是建設核心示范區、建設主要承載區、完善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功能、培育壯大一批科技服務企業和機構及助力科技型企業成長;并提出從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市場機制、強化基礎支撐、建立多元投入的經費渠道、加大財稅支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及建立優勢互補的聯動機制等六個方面對發展科技服務業給予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