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行業新聞

    中醫藥健康旅游是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的醫療旅游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18-04-10  點擊:1102
    中醫藥健康旅游是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的醫療旅游,深受人們歡迎,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目前尚無官方定義,眾學者也持不同觀念。

     
            中醫藥健康旅游是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的醫療旅游,深受人們歡迎,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目前尚無官方定義,眾學者也持不同觀念。筆者認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是以獨特且底蘊深厚的中醫藥資源為載體,特別是其深厚的中醫藥文化以及具有深刻內涵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以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傳統中醫藥為目標,同時與傳統自然觀光旅游產業及健康服務產業相統一并融合的新產業,其集旅游、度假、休閑、購物、文化文娛、養生、保健、療養、康復、科普、科考等為一體的新型產業,是中醫藥產業、傳統旅游產業以及健康服務業三者的擴展和延伸,總體來說應歸于健康服務業類。它的興起和發展是人們對健康意識觀念的逐步改變與增強,以及追求健康養生的潛意識推動的結果,也是傳承發揚和創新傳統中醫藥資源、加強中醫藥科普教育、弘揚與振興我國中醫藥事業、促進我國經濟新常態和中醫藥事業進一步發展的新驅動力。
     
    1、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必要性
     
    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我國幅員遼闊,中醫藥和自然觀光資源較為豐富,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中醫藥和旅游資源。但是由于中醫藥資源長期受重視程度不夠,相關產業相對其他產業的發展較為滯后,相關服務機構或企業規模偏小;而且傳統的自然觀光旅游發展也陷入瓶頸。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改善中醫藥和旅游相關企業結構與布局,引導中醫藥、旅游及健康服務相關產業的整合,進而實現三大資源的相關產業集群戰略與優化組合,增強三大相關產業鏈上的各企業與單位間的關聯性,集中將各地特色中醫藥、自然觀光及健康服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提高中醫藥和傳統自然觀光旅游相關產業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推進市場經濟建設。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
     
            伴隨我國社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健康觀念逐步增強,多元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快速釋放,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隨著健康旅游觀念興起,醫療與旅游相結合的新模式已經形成,中醫藥與旅游業合作是市場經濟下的歷史必然結果,獨具中國特色,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經濟是未來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驅動力之一。目前,在積極加快推動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鼓勵健康服務業發展的政策下,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作為一種基礎好、消耗少、低風險、高收益的新興產業,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有利于發揮各區域獨具特色的中醫藥、自然觀光和健康服務資源的優勢,施展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優勢,推進中醫藥產業與旅游業的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將中醫藥與中華書畫、京劇一并提及,強調中醫藥是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中醫藥健康旅游是新興的健康服務產業,結合了中醫藥事業與旅游業兩大資源,同時具有中國特色和獨特的傳統文化底蘊。
     
    豐厚的中醫藥資源
     
            我國幅員遼闊,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東部,南北緯度跨越大,氣候類型復雜多樣,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類型,一般來說從北到南跨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五個氣候帶;加之地貌地形復雜,山嶺丘壑、高原盆地、平原戈壁、江河湖澤及遼闊的海域,形成了復雜的自然地理環境,各地水土、日照、氣候、生物分布等生態環境不盡相同,乃至南北迥異,差異很大,因而為各種藥用動植物的生長和礦物的形成提供多種多樣的有利條件。目前擁有高等植物34792種,脊椎動物7516種,真菌種類10000多種,大熊貓、朱鹮、金絲猴、華南虎、揚子鱷等數百種動物為我國所特有,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除此之外,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中,隨著各個醫學流派的產生和醫學經驗以及采集、貯藏和炮制方式、方法的不斷積累、總結和發展,成千上萬的中藥材逐漸形成。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藥用資源共12807種,其中植物11146種,動物1581種,礦物80種,且用量較大的品種大多可以人工栽培。獨具特色的中醫藥和健康服務資源以及豐富的自然觀光資源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發展根基與廣闊的發展空間。
     
    獨具特色的旅游形式
     
            中醫藥健康旅游具有獨特的形式,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是其最具吸引力的優勢。目前,中醫藥健康旅游主要依托部分知名中醫院、中醫藥藥品廠商、中藥材基地和中醫藥博物館等具有明顯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機構單位,開展以觀光旅游、體驗嘗試、參觀購物、科普教育、會議考察等形式為主的活動。其中,觀光旅游包括各地區知名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院、中醫藥服務機構、著名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或園林、中醫藥博物館、知名中醫藥企業和店鋪等;體驗嘗試包括品嘗各地獨具特色的藥膳、藥茶和藥酒,體驗針灸推拿等中醫藥特色服務,嘗試中醫藥膏方、按摩、中醫浴足、美容及減肥等;參觀購物包括參觀各地中藥材大市場、知名企業生產線,在參觀過程中購買道地藥材、各地特色中藥飲片、藥膳、藥茶和藥酒、特制中成藥等;科普教育包括參加中醫藥相關的養生保健知識講座,科普中醫藥采集、炮制、煎服方法,學習中醫基礎文化知識、健身操、五禽戲;會議考察包括各類中醫藥國際會議,各地舉辦的中醫藥相關的學術交流、展覽會以及各地舉辦的中醫藥文化藝術節、膏方節等中醫藥文化活動。其形式多樣,但是不論哪種,都具有中醫藥文化特色,能夠最大地吸引國內外游客。
     
    深厚的文化內涵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緯度跨越大,各地的日照、氣溫、水土等自然因素差異很大,具有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各種類型,擁有種類豐富的動植物和礦物資源。因為地區間差異懸殊、地域文化影響以及各民族的特異性,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地域中醫藥資源。在中醫藥逐步發展中各地的醫學流派或著名醫學家依據中醫藥的理論體系因地、因時、因人制宜,針對本地域性特點的患者并結合自身的閱歷與臨床經驗施以獨具特色的治療,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獨特的治療手段,經過長期不斷地經驗總結與發展完善,逐漸歸納總結出各醫學派別或著有獨具特色的醫學理論基礎進而形成具有差異的醫學派別和少數民族醫學派別。此外,由于各地域的日照、氣溫、水土等自然因素以及品種、質量等多種客觀因素差異很大,不同產地的中藥材在功效與質量方面往往具有一定差異,經長期不斷地種植生產和用藥實踐的沉淀,故而有道地藥材的說法。道地藥材在藥材品質和臨床療效上相比其他普通藥材較好,同時還有著不盡相同的傳統文化背景和傳奇故事等。這些都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基了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傳統文化基石。
     
    3、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體制性和思想意識障礙
     
            中醫藥事業及其相關產業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管理,但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已不太適于經濟新常態的發展需求,極大地限制了中醫藥產業的開放與發展,阻礙了中醫藥、傳統旅游及健康服務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平穩發展。伴隨經濟新常態,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作為傳承與弘揚中醫藥文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已成大趨勢。但作為中醫藥文化傳承和教育的主要機構(如高等中醫藥院校、大中專學校)以及一些中醫藥界專業人士對于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創新服務機制以及在產業的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發展規律和思路的關注和研究較少,沒能潛心深入挖掘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市場經濟價值。同時也對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開發、推動與中醫藥文化教育、傳承、傳播和弘揚的和諧發展關系心存疑慮,造成理論研究遠遠落后于實踐發展,滯緩了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與開發。
     
    相關產業區域集群化程度不高
     
            縱觀我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地域集群化程度不高,產業鏈不完整、差異大的問題較為突出,同時缺乏創新意識,也不能突出各產業鏈的特色;中醫藥涉及的各產業分散,還處于各自為營的狀態,以致不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難以形成較大規模經濟。此外,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鏈整合有待增強,新的業態有待開發。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各組成鏈接現階段發展良莠不齊,缺乏系統規劃和聯系。而且產業鏈區域同構化、創新服務機制不夠、缺乏專業高端人才等問題也極大制約了產業發展。個別具有代表性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經營機構也滿足現狀,新業態開發上缺乏創意、銷售形式單一,造成產業鏈附加價值低。
     
    缺乏產業特色知名品牌
     
            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工作的重要性和目的在于把中醫藥資源、健康資源和傳統自然觀光旅游資源與服務技術融合起來,拓展并轉型中醫藥服務業和旅游服務業,促進中醫藥事業、中醫藥健康服務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為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服務為最終目標。但是目前我國在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上過度注重自然風光,雖然能夠給人以美感,但是缺乏特色,仍體現出以觀光旅游為主的錯誤認識。各個率先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區域并未潛心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資源優勢,只是利用本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基礎生搬硬套地搭配,缺乏創新開發新業態,不具新穎和創意。
     
    高端專業人才匱乏
     
            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屬于新興產業,現階段各地區發展都處于萌芽階段,由于中醫藥學科的特殊性,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專業人才嚴重匱乏,尤其是中醫藥健康旅游所需的策劃、經營、營銷、中醫藥服務、解說及文化宣講等各方面的綜合性、復合型人才極其匱乏。高等中醫藥院校對于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理論研究較薄弱,且高端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體系和模式尚處于萌芽階段,以大中專院校為單位的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的培養也呈現出培養模式雷同、缺乏學術鮮明特色、缺乏理論創新的弊端。人才的缺失勢必影響該產業各個環節的推廣和建設,阻礙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4、發展思路與對策建議
     
    開闊思路,創新機制,加強市場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
     
            現有衛生行政管理制度基本是按照現代醫學模式制定的,因為受現代西方醫學特點的影響,從而制約了中醫藥健康旅游業的發展。在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環境下,政府應該轉變思想、適時調整,打破傳統模式,建立新合作,創新性發展。加強提高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的行業標準建設,加快擬定并確立相關引導規則和行為準則,放寬中醫藥健康保健服務機構、專業職員準入條件和服務規范,探索制定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服務職業技能評定細則和章程,以及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專業人才培訓體制。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在出臺國民經濟發展白皮書時,應詳細規劃中醫藥健康旅游的發展,加強宏觀調控和政策支持。各區域要在黨和國家的宏觀指導下,依據各地基本情況,制定相應的基本要求和具體應用措施,切實落實中醫藥以及健康服務業的傾斜政策,勇于擔當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推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整合產業資源,合作共贏謀發展
     
            由于中醫藥應用范圍逐步廣泛,輻射范圍不斷擴大,中醫藥相關產業鏈不斷擴展延伸,涉及農業、餐飲、交通、住宿、保健、養生、研發、培訓、自然或人文景區、文化、信息、翻譯等多方面利益。加強各區域中醫藥、自然觀光、健康等相關產業的整合與鏈接,通過科技開發、服務創新、創造市場,行成規模和品牌效應,從而形成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集群鏈。各區域遵循本地基本情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面向市場,依托本區域獨特的傳統旅游資源和深厚的中醫藥文化根底等其他特色資源,打破門戶偏見,合作共贏,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多層次的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服務品牌。
     
    加強宣傳推廣,深化合作,營銷創新
     
            現階段,各區域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均處于起步階段,都在積極努力探索中。各地政府也相應出臺了對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指導性政策,同時也應采取實際行動搭建一個方便的金融交流平臺,鼓勵更多民營資本注入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確保其有條不紊地發展。但目前消費者大都對其缺乏了解,從而制約了廣大民眾對中醫藥相關產品服務的理解與認同,從而阻礙了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信息化社會對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營銷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增強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與文化消費、互聯網等產業交叉、滲透及整合,加強專業化培訓。同時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服務理念與產品營銷結合,依托各區域優勢開發具有中醫藥文化內涵的特色產品,打造特色品牌,讓中醫藥文化成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要素,將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打造成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加快人才培養,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專業復合型人才作為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的基石與第一資源,在該產業平穩、快速和創新發展中占有戰略性地位,加快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復合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刻不容緩。一是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綜合的全方位多層次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二是創建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人才培訓與管理機構,加快現階段發展急需人才和專業復合高端型人才培養;三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相關專業培養體制;四是鼓勵支持產學研結合和科研成果轉化,建立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科技孵化基地;五是構建良好的人才引進機制;六是建立健全中醫藥健康旅游產業人才合作、互換、交流等機制,增強地區間的合作與交流。
    上一篇:發展養老產業是民生的需要 運用PPP機制勢在必行
    下一篇:中國生態農業的回顧與展望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大帝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v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露脸|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永久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一区二区手机视频| 肥臀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1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视频|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十路熟女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