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圍繞森林資源大省如何變強省在瑞麗市召開了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工作會,就今后產業規劃與發展作出了新一輪布局。
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云南,目前森林覆蓋率達52.93%,居全國第二。這個第二,云南已經保持了多年。
不僅如此,云南具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之稱的美譽早已響譽海內外。
早在2013年1月24日,云南圍繞森林資源大省如何變強省在瑞麗市召開了全省林下經濟發展工作會,就今后產業規劃與發展作出了新一輪布局。
規劃
在林業資源上,云南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大省。如何根據資源進行規劃,云南省林業廳成立了以副廳長劉一丹為組長的《規劃》領導小組。
4月10日,劉一丹在林業產業發展統計公報會上表示,根據全省林下經濟新規劃與布局,云南到2020年將實現林業總產值達2500億元以上。
從最新起草編制的《云南省林下經濟發展綱要(2013—2020)征求意見稿》看,云南林下經濟發展規劃目標共分前期和后期,即2013年到2017年為前期,2017年到2020年為后期。
通過前期階段的發展,到2017年全省發展利用林地面積達1億畝以上,林下經濟產值超過1600億元。省林業調查研究院工程師余志飛說,經規劃建設,林農林下經濟人均純收入超過3000元,而期間規劃建設的示范基地、龍頭企業、林農專業合作社分別超過1000個、400戶和400個。
事實上,云南在2012年已分別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森林云南”建設的發展規劃,這些《規劃》體現了云南決策者們加快構建“森林云南”、“生態云南”、“林業強省”等的堅定決心,更體現了決策者們的宏偉戰略。
規劃就是規劃資源,規劃環境,規劃財富。在又一輪新規劃大背景下,從2017到2020年,林地利用面積將超過1.2億畝,按原口徑統計實現總產值2500億人民幣,林下林農純收入將突破5000元。
對于口徑,劉一丹介紹,因林業發展在數字統計方面出現行業統計與省級相關部門統計不一的情況,如云南2012年林業總產值按新口徑統計為1587.49億元,而相關統計數字按原口徑顯示未突破千億。
所謂原口徑與新口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新口徑是按涉林所產生的所有數字,而原口徑則只統計了主要涉林數字。其中如森林餐飲、木材加工等因涉林產值,在統計時加在了其他行業領域。
在此背景下,此次產業發展目標數字就是按原、新口徑進行統計與規劃予以公布。
就林下經濟而言,省林業廳林業改革與產業發展處副處長劉建偉表示,林下經濟涉及林下種植、養殖和林果采摘及深加工、森林景觀、生物能源等。按林下經濟規劃,它包括了所有林業產業。
為達到“大而強”目標,到2020年,云南林下種植如林藥、森林花卉、森林蔬菜、食用菌、觀賞苗木規模將從目前的6400萬畝基礎上,新增5870萬畝,總計達到12270萬畝。
在養殖方面,規劃重點選擇市場前景看好、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經濟效益明顯的野生動物和昆蟲、家畜家禽等,到2020年,養殖基地面積發展到3萬畝,林下養殖規模突破1000萬(頭、箱、只)。
這個規劃意見目前雖處于征求意見中,但藍圖中一系列惠林、惠農規劃舉措,開啟了云南從林業資源大省向強省挺進的可喜之路。
正如劉一丹所言:“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大力挖掘林資源潛力,大力推動林資源開發,既保護了綠水青山,也筑起了金山銀山。”
現實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林下經濟在新一輪規劃中的數字,正激勵著廣大云南林業系統工作人員,在推進“森林云南”建設中,譜就一曲曲轉變觀念、比學趕超、跨越發展的動人樂章。
按余志飛對林下經濟的理解,這個“名詞”是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集體林地承包到戶,農民充分利用林地,科學經營林地,而在農業生產領域涌現出的新生事物。
在其介紹中,經報記者發現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讓云南90%以上的集體林地確權到戶,面積高達2.7億畝,公益林占一半以上, 這些林地上的樹木不允許砍伐,天保區和自然保護區內的公益林限制更多。
云南山區群眾憑借當地豐富的氣候資源和物種資源優勢,摸索在林下間種套作其他經濟作物,養殖雞、鴨、豬、羊等,彌補就近就業空當,增加收入,逐漸走出了一條“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底,云南林下經濟產值達1587億元,林下經濟種植面積達到6000萬畝,惠及林農600萬人以上。
的確,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林下資源,為云南做強林業產業創造開發條件時,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臺和林業中遠期規劃,更為云南建設并打響“森林云南”這張名片提供了保障。
盡管如此,云南林下經濟發展也面臨諸多困難。對于存在的現狀,劉一丹曾做過總結:“云南林產業與發達省區相比,最大差距就是人家"無中生有",而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
“云南是全國的重點林區,全省林業用地面積3.71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64.71%,居全國第二位,森林覆蓋率52.93%;活立木蓄積量17.1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二;珍稀物種資源占了全國的52.8%。
從資源上看,云南很富,但我們又很窮。到2012年全省的林業總產值還不到1000億元,原口徑統計在全省的GDP總量中僅占8%左右。
#p#分頁標題#e#
與林產業發達的浙江、福建相比,資源不多的福建省,林業產值已突破1000億;而林業資源更少的浙江省,林業用地面積僅有云南的27%,森林蓄積量不到云南的1/10,但其林業產值已達2000多億元,是云南的4倍左右。
差距的答案很容易找到,閩、浙發展林產業的前提是變觀念轉方式。在林業資源開發利用深度上做文章。有了深度,他們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拉長產業鏈,提升加工附加值。
“看到差距,也就看到了希望。”劉一丹如是說。
對于規劃意見,其稱目前已處于最后研討修訂階段,正式規劃大綱預計在5月能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