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近年來安慶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發展規模擴張、速度加快、質量提升,增長亮點不斷涌現。2015年安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477.88億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成為安慶市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
2016年1-2月份,安慶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63.1億元,同比增長22.35%;高新技術企業完成產值68.6億元,同比增長31%,遠高于全市規上工業9%的增速。同期,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速高于全省14%的平均增幅,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17.1%,較2015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
一組組數據印證著安慶要實現‘十三五’的全面轉型,加速崛起,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必然選擇。
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程,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突破口,推進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發展……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安慶在《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勾勒了清晰的產業地圖。
目前,安慶市以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新興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在化工新材料方面,利用安慶石化C4、丙烯腈等化工原料資源,積極發展己二腈、ABS、紫外光纖、特種專用精細化學品及復合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并已出具規模;在節能環保方面,以盛運集團為龍頭企業生產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一體化裝備、污水處理等環保裝備國內領先,以泰邦集團為代表的生產船用節能環保設備及輸變電設備具有較強競爭力;在高端裝備制造方面,安慶中船公司與世界500強之一卡特彼勒公司合資生產馬克品牌等中速柴油機國內領先、鴻慶精機與富士康合作生產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規模不斷壯大、海軍4812廠非晶軟磁制帶成套設備批量生產;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引進了江汽集團在安慶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望江縣政府和河北新宇宙電動車有限公司建設年產2萬輛新能源輕卡等車型整車生產線;在新能源方面,我市已建成、在建、已核準、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及正在測風的風電項目共41個,總裝機容量為3043兆瓦,計劃總投資約240億元。
新的五年,安慶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已經打響,注入新興增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路徑已明確——聚焦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以整車生產企業聚集發展為目標,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積極打造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和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0年,新能源整車生產能力達到30萬輛,汽車零部件市內配套率力爭達到60%以上。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構建新興制造體系,依托富士康、晨興機器人、中船柴油機等企業,重點發展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海工裝備、專用設備制造等,形成產業鏈。
新材料產業——圍繞丙烯深加工、氯化物深加工、LPG深加工、乙烯深加工產業鏈,引進國內外一流企業,打造產業集群;發展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重點突破新型膜材料、電子功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發展電子通訊產業,形成百億元產業集群;推進新型顯示及關鍵材料產業發展,形成光電電子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產值超億元電子信息企業100戶,10億元企業10戶。
透過這“四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關鍵詞——產業集聚。集聚,才能吸引技術、人才、資金、政策等要素共做一盤菜、共下一盤棋,推動產業加快轉型。
在安慶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意見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現有各類園區積極申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通過基地建設帶動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
4月13日,在安慶市經開區三期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總裝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對獨立升降大滑板系統安裝點和連接點進行檢查。據了解,今年四月底,總裝車間的生產線就將進行調試,6月份第一臺新能源汽車就將整車下線。新能源汽車是經開區,也是安慶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預計年產量能達到50000臺,實現年產值60億元,上繳利稅6億元。除了主廠區,市經開區還將建設779畝的配套園,引進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入駐,實現資金集聚、人才集聚、產業集聚,最終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群。
除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群,安慶還將圍繞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立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項目庫。強化安慶科技創新、生產性服務業、產業發展等4大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從產業領域、產業基礎、龍頭企業、創新能力、支撐項目等5個方面對新興產業集聚基地進行建設、培育和發展,帶動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
安慶,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道路上愈發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