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宣布,從今年9月1日起至2017年年底,對獲得許可在境內銷售的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板塊也順理成章的成為昨日漲幅榜的頭牌,現在再去追逐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顯然有成為炮灰的風險,但至少留下了兩條線索供我們去挖掘新題材,一是在縱向上由新能源汽車推導出的霧霾治理概念股,一是由橫向上擴散出來的新興產業振興規劃的落地。
中央政府之所以投入如此大的氣力來發展新能源汽車,一方面固然與做大做強自主的汽車工業有莫大關系,畢竟在繞開了發動機技術上的短板之后,中國有希望借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來一次“彎道超車”,另一方面則是在努力減少汽車尾氣排量,為治理霧霾打造一片碧水藍天而采取的措施與手段。應該說,就當前來看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清潔尾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核心目標。
這也就意味著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是治霾戰略中的一環,其后仍有后繼政策來繼續壓制霧霾,抗霾概念股有望接過新能源車的接力棒:
一、環境監測儀器設備行業可分為兩類,1、PM2.5檢測類概念 2、空氣檢測概念
二、減排和廢氣處理工程類
三、空氣凈化設備和抗菌口罩類的投資機會。
另外,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免除,也是對2009年推出“七大新興產業振興規劃”具體政策的落實,可以想見中央政府對于經濟轉型的迫切性,已經到無法不用其極的地步,因此我們也可以對其它六大新興戰略產業陸續有利好政策出臺多一分期待:
1、信息技術產業
2、新能源產業
3、新材料產業
4、生物產業
5、高端設備制造
6、節能環保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