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將于9月5日至6日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這是秦皇島為加緊打造“國家級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而舉辦的重大活動。近年來,為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秦皇島利用自身優勢,重點發展健康產業,力爭形成國際化、高端化、現代化的健康服務業鏈條,成為代表我國健康養老產業最高水平的綜合性窗口和名片。
論壇凝聚智慧和力量
第二屆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以“綠色秦皇島 生命健康城”為主題,兩天的時間里,除開閉幕式和與會嘉賓主旨演講外,將舉辦4場康養產業專題分論壇+產業對接會,分別為:北戴河新區生命健康產業專題論壇及產業對接會、旅游休閑+文化體育產業論壇及產業對接會、健康中國領導力秦皇島論壇及產業對接會、健康+養生+養老產業論壇及產業對接會。同時還將舉辦秦皇島國際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等活動。屆時,全國政協、民革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國內生命健康、醫藥醫療、旅游休閑、體育健身、養老養生、文化創意、保險業等領域的企業負責人1000余人將與會。
2014年,秦皇島市被列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任務之一就是培育養老服務產業集群。中國康養產業發展論壇旨在為加快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凝聚智慧和力量,打造攀枝花、秦皇島“一南一北”兩個國家級康養產業試驗區。首屆論壇于2014年12月在攀枝花市成功舉辦。
多家康養企業已集群
秦皇島市政協副主席劉建軍介紹,秦皇島市發展康養產業,有幾大優勢:
一是從歷史文化看,秦皇島具有追求生命健康的歷史。秦始皇入海求仙、徐福東渡等傳奇在古今中外廣為流傳;長壽山、祖山等自然風景名勝,寄托了人們“關注生命健康、崇尚生命健康、追求生命健康”的美好愿望;獨有的海派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紅酒文化,使秦皇島成為國內外游客首選的養生地和祈福地之一,有“最美中國·休閑度假、健康(養生)旅游目的地城市”之稱號。
二是從自然秉賦看,秦皇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川秀美,森林覆蓋率達45%,是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環境質量最優的城市之一。從區位看,秦皇島居北京、天津和沈陽三大城市之間,距離適中,交通運輸發達,便于開拓市場。
三是秦皇島有發展康養產業的產業基礎。在健康制造業方面,已擁有康泰醫學、華藥、紫竹藥業等為代表的企業174家;在健康服務業方面,形成了光彩服務、泰盛健瑞仕、北大未名為代表的一批企業,有養老服務機構近40家,體育健身場所3000余處;在健康種養業方面,生態農業規模不斷擴大,有機和綠色農產品品種不斷增加,特別是形成了青龍中草藥種植加工基地;在健康旅游業方面,有各類旅游服務企業3000余家,281家休療院所啟動“休、療、養、游”深度結合的有益探索。而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不斷實施,一大批醫療康養機構將疏解到秦皇島,為秦皇島生命健康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形成“藥醫養健游”產業鏈
為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近年來,秦皇島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全力建設京津冀生態標兵城市,把健康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加強與北京、天津以及國際科研院所的合作,加緊打造“國家級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據北戴河新區管委會主任鄭泉介紹,示范區規劃面積520平方公里,包括北戴河、北戴河新區、北戴河國際機場空港區,核心區在北戴河新區,面積40平方公里。
北戴河新區擁有世界罕見的海洋大漠風光翡翠島和華北地區最大的潟湖七里海,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地區的海陸通道。秦皇島市副市長馮志永說,北戴河新區“在方圓50公里、車程1小時的范圍內,集中了大海、湖泊、溫泉、青山、森林、濕地和特殊地質地貌的各類康養資源,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更是一般城市的10至20倍,猶如一座天然氧吧,極其適合健康養生”。
目前,秦皇島正以驅動創新、集約發展、高端引領為原則,利用資源優勢,打造生命健康服務業、生命健康制造業、生命健康農業三大板塊,力爭形成集“藥、醫、養、健、游”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鏈,成為領先世界標準的大健康產業新平臺。鄭泉表示,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17年,引進10余家京津及國際醫療、教育、科研、服務機構,成為京津冀健康醫療服務微中心;到2020年,實施醫療項目50個,健康服務業產值達到200億元,基本形成國際化、高端化、現代化的健康服務業鏈條,成為代表中國健康養老產業最高水平的綜合性窗口和名片;到2030年,生命健康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成為高端醫療服務區、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轉化基地、中國北方頤養地、濱海體育健身基地以及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
數說
發展康養產業迫在眉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資料,2014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億人,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人,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人,65%左右的人口處于亞健康狀態,而我國目前大部分健康服務花費都用在了醫院治療上,這些急、慢性疾病消耗了我國醫療總費用的70%左右。這些數據說明,老齡產業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康養產業迫在眉睫。康養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頭連接民生福祉,一頭連接經濟社會發展,正成為我國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2015年我國康養產業消費超過4萬億,2020年預計達到10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