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標志。《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規劃(2015-2020)》于日前發布。未來5年,溫州文化產業發展目標是什么?產業發展的布局、重點又將如何?
文化產業將呈井噴式發展
摘錄:建立10家以上重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30個以上重點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培育100家以上重點文化創意企業。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年均增幅達到15%以上,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總量達到450億,占GDP比重達到7%以上。
解讀:
“溫州近幾年的文化產業發展,有目共睹。”該負責人十分有信心,下個5年,溫州文化產業將迎來井噴式發展。
在他看來,溫州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包括文化資源、產業資源、人脈資源等,都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
溫州是東甌王國的故地、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永嘉學派”的誕生地。溫州還是書畫名城、百工之鄉,全市擁有市級以上“非遺”923項,其中世遺4項、國遺35項、省遺131項,此外,溫州的“溫商”資源遍布海內外,國內在外溫商175萬人,海外溫商68.89萬人。這些優勢都成為溫州文化發展的基石。
而一份溫州“文化發展指數”績效考核統計數據,也道出了溫州老百姓對于文化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統計顯示,2013年溫州城鄉人均娛樂、文化支出占消費支出比為6.93%,已連續兩年列全省第二。
近年來,溫州文化產業比重逐年加大。2013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170.77億元,全省排名第四;占GDP比重為4.27%,全省排名第四;同比增長24.2%,全省排名第二,而2012年溫州僅排名第七。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亮點突出,拍攝了《溫州一家人》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影視劇作品,先后建浙江創意園、黎明92文化產業集聚區、紅連文化創意園、溫州國家大學科技園國智文化創意產業園等一批文創園,其中浙江創意園還獲批為國家廣告產業試點園區、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
“隨著政府對于文化產業越來越重視,政策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從整個社會環境來看,市民也善于享受生活,喜歡文化消費。”該負責人表示,在《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三年行動計劃》中指出,至2017年溫州文化產業總量將達到300億元左右,文化創意產業占GDP的比重將達到5.5%以上,而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將達到450億元。“這一數據應該還是保守估計。”該負責人如是說。
確定五大主攻產業門類
摘錄:在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興業態健康發展的前提下,結合溫州的優勢資源,重點發展設計服務業、現代傳媒業、藝術品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文化會展業等五大產業門類,通過聚焦規劃來突出重點亮點,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群。
解讀:“溫州的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特色,如廣播影視業、印刷業、文化用品制造業、文化會展業等,他們以溫州傳統產業基礎,呈現了快速發展勢頭。”該負責人認為,本次《規劃》以“溫州特色”為依據,對溫州文化產業門類的劃分十分“接地氣”。
“設計服務業與溫州制造輕工產業息息相關,如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是溫州產業轉型升級急需解決的問題。”該負責人說。根據《規劃》,在設計服務業中,我市將主要集中發展輕工業設計領域、3D設計領域、文化制造業領域,通過完善“浙江創意園” 國家廣告產業試點園區和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打造中國3D設計智造中心平臺提升設計服務產業的科技含量和時尚化水平,將時尚元素融入創意設計,大力推進時尚品網絡營銷渠道建設。
此外,現代傳媒業將通過發展微電影、廣告業、現代傳媒產業領域,重點建設“中國微電影娛樂互動平臺”項目,塑造溫州新形象、新品牌;藝術品產業將建設一批研發、生產、交易基地和會展平臺,提升產業發展,打響溫州“書畫之鄉”“百工之鄉”文化品牌;文化休閑旅游業通過打造具有溫州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塑造主題鮮明的文化旅游品牌和開發具有溫州元素的文化旅游產品,舉辦大型節展,擴大溫州文化旅游消費市場;文化會展業將結合溫州文化創意要素,重點打造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會展。如溫州國際時尚文博會、中國(溫州)微電影節、中國(溫州)國際時裝周等。
形成“雙軸三片多點”新格局
摘錄:充分發揮各縣(市、區)的基礎產業優勢和區位特點,進一步形成布局合理,協同融合,特色鮮明的“雙軸三片多點”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新格局。
解讀:“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全局性空間布局的設想。合理的布局將提升溫州整個文化品位、城市形象、文化服務功能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負責人表示,新的文化產業空間布局不僅充分考慮了各縣(市、區)文化資源特色和優勢,而且符合《溫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年)》中確定的大都市發展布局。
“兩軸”——沿甌江帶橫軸與依濱海帶縱軸。
甌江帶橫軸涵蓋鹿城、龍灣、甌海三個區以及洞頭、永嘉上塘-甌北-橋下區域。在鹿城區域,龍灣和甌海部分區域重點建設“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數字文化、廣告會展等文化創意產業;在甌江口新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溫州高新區以及龍灣、甌海的部分地區重點推進“產業功能性文化創意園”;永嘉則依托“中國教玩具之都”的品牌影響力,建設集“生產研發、教育培訓、休閑旅游、市場展覽、電商物流”為一體的新型特色產業園區;洞頭縣推進大文旅戰略,集中布局文化旅游、海洋文化產業、水上時尚運動、策劃創意以及時尚娛樂消費和商務消費等重點產業。
依濱海帶縱軸以溫瑞平原為核心,與樂清、平陽、蒼南等地對接。瑞安重點推動汽摩配產業基地與3D智造的整合提升;樂清加快新山川工業園和高新技術園區的產業升級與雁蕩山和楠溪江風景區的一體化建設,打造“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民間工藝美術之都”文化品牌;平陽、蒼南重點建設印刷包裝和商務禮品產業基地,完善和發展平陽及蒼南濱海旅游度假區建設。
“三片”——形成永嘉楠溪江、文成、泰順三地生態文旅產業布局,提升文化創意產品與特色旅游的融合附加值。永嘉重點打造楠溪江文化園、永嘉書院、楠溪江國際藝術中心等項目,文成、泰順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和影視基地,建設發展好文成百丈漈-飛云湖生態旅游度假功能區和泰順廊橋-氡泉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功能區。
“多點”——因地制宜培育發展一批新興文化創意特色鄉鎮和特色項目,凸顯各鄉鎮的歷史故事、非遺文化、物質遺產等特色文化資源,形成一批具有“小而美”吸引力的文化創意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