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統一安排,連日來,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肖懷遠,市政協主席臧獻甫,市委副書記王東峰等市領導同志分別深入市有關部門和區縣,就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進行專題調研。
7月8日上午,黃興國首先來到濱海高新區飛騰CPU產業化基地,聽取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情況介紹,鼓勵企業加快創新驅動步伐,以研究院為平臺,開發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運用于智慧城市建設中。在富通集團天津光通信產業基地,黃興國察看了光纖預制棒生產線,希望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搶占行業尖端領域。隨后,黃興國來到天地圖全球數據服務基地,詳細了解產品項目和業務開展情況,他說,“天地圖”在促進國家地理信息資源共享利用方面貢獻重大,要進一步在滿足國家信息化建設上下功夫,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全方位綜合服務。黃興國走進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參觀了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成果展示,充分肯定該院堅持“開門辦研究院”的發展思路,強調要深化與浙江大學合作,加快建設人才聚集、技術涌現的一流科研院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推動京津冀區域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8日下午,黃興國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濱海新區和各功能區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等情況匯報。黃興國充分肯定了濱海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希望全區上下進一步動員起來,把功能做強,把總量做大,把質量做優,把環境做美,以實際行動和豐碩成果向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十周年獻禮。
黃興國強調,“十三五”時期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部署、加快美麗天津建設的重要五年,也是濱海新區搶抓歷史性機遇、實現更好更大發展的關鍵五年。新區要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精心編制好“十三五”規劃和實施方案,用新理念、新機制、新舉措,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當好領軍者、排頭兵,為實現中央對天津的功能定位作出更大貢獻。一是在功能建設上走在前列,圍繞增強先進制造、國際航運、國際貿易、金融創新、濱海旅游等功能,立足比較優勢,謀劃布局重大項目,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做優做強各功能區,增強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二是在創新驅動發展上走在前列,對接“中國制造2025”,順應“互聯網+”趨勢,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更多高水平創新平臺,主動對接北京科技成果轉化,大力引進國際創新人才,聚集全球創新要素,提升產業化水平。三是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走在前列,依托自貿試驗區建設,以國際化理念和開放的視野,大力推進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法制和政策改革等方面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示范。四是在建設宜居生態型新城區上走在前列,完善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深入實施“四清一綠”行動,大力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復制推廣中新天津生態城綠化建設經驗,打造天藍、水清、岸綠的美麗濱海。五是在加強黨的建設上走在前列,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深入持久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新區實現更高水平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7月3日,肖懷遠深入市政府法制辦,先后到秘書處、社會法規處、經濟法規處與工作人員親切交談,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他指出,多年來,市政府法制辦與人大法制工作機構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為提高立法質量、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抓住用好天津五大戰略機遇的新形勢下,法制部門責任更大、任務更重。要認真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在區域規劃、環境保護、產業政策、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完善法制協作機制,保障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圍繞編制“十三五”規劃,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法制工作隊伍建設,更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7月6日,肖懷遠深入和平區調研。察看了新興街新河里小區舊樓區提升改造、社區服務中心、志愿服務展館和中國金融博物館,并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肯定了和平區“寸土寸金、高效產出”的規劃思路和搭建載體、主動服務,積極對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做法和成效。他指出,作為城市核心區,和平區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挖掘潛力,積極推進傳統商貿與現代商貿融合發展,在發展“互聯網+”上多做文章,加快發展高端金融、高端商務、高檔商業、高新科技、高雅文旅產業,在城市建設和民計民生上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努力打造成為歷史文化展示區、經濟高效產出區。
7月10日,臧獻甫深入北辰區和市民政局調研,就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做好“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與有關負責同志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研究思路舉措,指導推動工作。臧獻甫充分肯定了市民政局、北辰區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編制“十三五”規劃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貫徹落實好《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科學編制好“十三五”規劃,對于實現中央對天津的功能定位、加快建設美麗天津、全面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意義重大。我們要深入貫徹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深入調查研究,集思廣益,立足現實基礎、當前發展和長遠需要,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目標要求和任務舉措融入到規劃的各個方面,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使規劃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和實踐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更大突破。民政工作要切實加強制度機制創新,著力做好健康養老、救助救災、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各項工作,搞好為全社會公眾的普惠性服務,更好肩負起基礎保障、團結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北辰區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努力在聚集資源要素、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承載能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加快轉型升級、社區基礎工作、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有更大作為。
7月7日,王東峰深入武清區有關企業調研,征求意見和建議,并強調指出,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市委的要求,把發展先進制造業作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建設美麗天津的重要任務,加大力度,取得新成效。一是注重與京津冀產業規劃相銜接,科學制定天津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瞄準國際一流水平,根據“中國制造2025”,借鑒德國工業4.0的經驗,推進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深度融合,形成互聯網+、工業自動化、智能制造化和個性化生產與服務性需求相結合的產業體系,深入研究制定我市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行動計劃和扶持政策,統籌推進。二是注重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和水平。要突出重點產業,以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10大產業為重點,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鋼鐵、石化、傳統裝備等為重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發展龍頭企業和高端產品,打造特色產業集群。三是注重科技協同創新,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要充分發揮京津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推進產學研有效融合,建立健全產業技術研究和科研成果轉化體系,深化與中關村和清華、北大、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的合作,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建立企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市領導廖可鐸、尹德明、姚增科、段春華、劉長喜、成其圣、袁桐利、朱麗萍、宗國英、尹海林、曹小紅、王宏江、何樹山、閻慶民、孫文魁分別深入市有關部門和區縣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