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湖南省茶葉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湘茶發展描繪出美好藍圖:到2020年,全省優質高產茶園面積達到300萬畝,產量45萬噸,年出口茶葉8萬噸以上,力爭實現1000億元的茶業綜合產值。
《規劃》提出,根據現有產業基礎、優勢條件和發展潛力,湖南省將以名優綠茶和黑茶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優化茶類布局,重點建設4個優質產業帶:雪峰山脈優質黑茶帶、環洞庭湖優質黃茶帶和湘南優質紅茶帶。
U型優質綠茶帶
該產業帶包括武陵山脈、南嶺山脈、羅霄山脈以及長岳山丘區,涵蓋25個縣市區。該區域生態環境優異,茶樹種質資源豐富,擁有保靖黃金茶、古丈毛尖、石門銀峰、沅陵碣灘茶等名茶,以及湘豐、金井、古洞春等7個中國馳名商標。
該產業帶發展的主攻方向為:大力發展名優綠茶,加快無性系良種化進程,進一步改進加工工藝,提高茶葉品質;加強出口基地建設,建成全省最大優質茶葉出口基地。
到2020年,該區域要力爭建成120萬畝名優綠茶標準化基地,綠茶加工能力達到18萬噸,配套建設容量達5萬噸的名優綠茶冷藏保鮮庫。
雪峰山脈優質黑茶帶
該產業帶包括雪峰山脈和湘北部分地區,涉及7個縣市區。該區域是我省黑茶產業中心,產品優勢明顯,有安化黑茶、湘益、白沙溪3個中國馳名商標。
該產業帶發展的主攻方向為:進一步完善黑茶標準體系,改進黑茶加工工藝,促進黑茶清潔化、標準化、自動化生產;大力發展黑茶深加工,加快黑茶功能成分提取以及茶飲料、速溶茶的研發生產;穩定邊茶加工,拓展內銷、外銷市場。
到2020年,該區域要力爭建成100萬畝黑茶標準化基地,黑茶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配套建設一個2萬噸容量的黑茶儲備庫。
三是環洞庭湖優質黃茶帶 。該產業帶是我省黃茶主產區,有“中國黃茶之鄉”之稱,主要包括5個縣市區,有君山、巴陵春、蘭嶺3個中國馳名商標。
該產業帶發展的主攻方向為:進一步擴大黃茶標準化基地面積,促進黃茶加工企業的工藝設備改造升級,不斷提升黃茶品牌的知名度。
到2020年,該區域要力爭建成50萬畝黃茶標準化基地,黃茶加工能力達到4萬噸。
四是湘南優質紅茶帶
該產業帶產茶歷史悠久,曾是我省紅碎茶的重要產區。該區域主要包括5個縣,屬中亞熱帶南緣,光熱量條件好,有江華苦茶、汝城白毛茶等優良大葉種茶樹品種,制紅茶品質優。
該產業帶發展的主攻方向為:加大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快紅茶工藝設備改造升級,不斷提升紅茶品質;打造紅茶精品品牌,進一步擴大紅茶對外出口。
到2020年,該區域要力爭建成30萬畝紅茶標準化基地,紅茶加工能力達到3萬噸。
《規劃》還部署,以茶葉生產關鍵環節和領域為重點,組織實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低產茶園綜合改良、標準化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名優茶葉品牌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湘茶文化創意、茶葉科技創新等8大重點工程,全面夯實茶葉產業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