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鏈條上基本完善的保利地產,開始在產業地產領域落子。
7月13日,保利首個產業地產項目啟動全球招商。該項目定位為跨境產業園區,位于廣州市南沙區。據透露,今年公司將以一線城市群為目標區域,繼續拓展1-2個項目。并在跨境產業園的基礎上,探索更多元的園區形態。
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房企試水產業地產始于2013年,但目前主流仍需通過房地產銷售進行變現。由于未來地產開發的主戰場在新區,因此先發展產業,然后帶動住宅和商業開發將成為主流。換言之,產業地產將成為資源占領不可或缺的途徑。
首個項目落戶廣州南沙
作為保利布局產業地產的頭炮,這個位于廣州市南沙區的項目地處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區,總占地2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
保利地產副總經理余英介紹道,南沙項目定位為跨境產業園區,將聚集跨境商務、港航服務、制造研發、保稅展貿四大產業。此后也將在此基礎上,不斷引入為其服務的相關產業。
余英強調,保利產業地產項目將去地產化,不通過產業地產圈地搞住宅和商業開發,潛心產業園運營。同時在園區規劃建設時采用智慧城市的最新成果,打造智慧園區和信息化服務平臺。
在開啟招商的當天,保利已與10家意向企業簽署入園意向書。其中包括以順豐為代表的物流倉儲服務公司,物流信息對接平臺公司,IT研發平臺公司及平安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支持類企業。
而從公司整體戰略而言,之所以布局產業地產,一方面是遵循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規劃,提升住宅以外產品類型的運營實力;另一方面,保利地產相關產業鏈上,產業地產此前仍屬空白,也得以借此從公司戰略層面進行補全。
作為項目運營方,廣州保利電商港方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按照規劃,公司將在今年內新擴展1-2個項目,目標區域將聚焦在以京滬穗深為核心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含金量高的區域。
在當前南沙項目穩定運營的前提下,保利電商港不排除后續在全國范圍內繼續找尋保稅區內相關項目。據透露,目前已考慮在珠海進行類似布局。未來也會根據擴展目標地塊的屬性,考慮跨境產業園以外的多元形態。
由于產業地產運轉周期較長,保利計劃在后續引入資本運作。對此,廣州保利電商港方面表示,在項目運作的同時將一直為金融化做準備,達到一定條件就可進行相關操作。
如普洛斯中國或許將成為保利電商港參考的模式之一。
據悉,普洛斯中國的運營模式是,通過為物流基礎設施提供標準設施開發、定制開發、收購與回租等解決方案,待現金流穩定后,打包進入基金公司產品,同時仍維持倉儲空間運營管理。
而保利集團目前旗下已有信保基金、保利資本兩家資金運作平臺。
產業地產為資源占領?
房企大規模試水產業地產始于2013年。
平安證券曾分析到,產業地產的是指是價值實現模式,通過土地增值、物業租售、物業經營和資產融資最終實現土地及建筑價值。
從開發模式而言,分為政府規劃發展集群產業模式;開發商建設基礎設施或廠房,通過租賃、轉讓等方式經營管理模式;企業自主開發并進駐,引入同類企業模式;基金、政府投資,委托專業產業地產開發商開發模式。
東方證券分析師竺勁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由于當前房企凈利潤率普遍下滑,且已有如華夏幸福基業此類公司的產業園區模式逐漸得到市場認可,推動了房企在該領域嘗試。
在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主管及助理董事黃文禮看來,房企運營產業地產,更多是出于對資源占領的考慮。“開發商已經注意到,脫離產業做住宅和商業,未來空間會越來越小。所以未來理想的狀態是,先發展產業,然后帶動住宅和商業開發。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未來地產開發的主戰場在新區,而新城的開發更依賴于產業的引入與發展。”
黃文禮告訴記者,他認為前述模式中,開發商建設產業地產,選擇進行科技型地產和物流園地產運營相對容易操作。工業園、文創園、孵化器等領域需要更多的操盤經驗及客戶資源,進入門檻相對更高。
但這并不能成為房企轉型倚靠的主要方向,前述人士均認為,目前大部分房企試水產業地產仍無法脫離通過房地產銷售進行變現。
因此,這也需要通過金融化方式減輕運營壓力。
“產業地產金融化最普遍的模式就是引入基金或引入戰略投資者、合作方,稀釋股份甚至全部轉讓,達到退出。REITs(資產證券化)屬于新興方式,但這在國內剛開始試水,目前幾乎沒有太多成功案例,但將會是未來的主導方向。”黃文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