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去的十一黃金周,為旅游行業刷新了一個新紀錄。根據節后各大在線旅游平臺提供的綜合數據顯示,整個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范圍內約有7.5億人次出行。旅游數據的全線飄紅強烈地拉動了社會消費,今年的十一黃金周中國零售和餐飲總收入首次突破了一萬億大關,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巨大的背景下達成,意義深遠。
然而中國旅游市場規模爆炸式增長的同時,國慶期間景區超高門票、飯店宰客等旅游負面報道同樣不絕于耳。國慶假期之后的11號,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在珠海牽頭成立了中國旅游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全國60名來自旅游行業的專家學者成為國家旅游總局的官方“外腦”。
中國旅游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在珠海成立
多年來,旅游產品作為非標產品,無法對價格和品質進行一刀切試的管理。同時由于旅游行業發展極其迅速,信息不對稱、價格不透明的行業特點讓部分旅游行業的從業商戶養成了投機心理,造成了旅游行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中國旅游改革發展咨詢委員會』被解讀為國家旅游總局正致力于解決中國當前旅游行業的服務質量與快速發展的旅游市場規模的矛盾問題。
不久前,李金早局長的一篇《開明開放開拓迎接中國“旅游+”新時代》署名文章提出了“旅游+”概念,該文不僅詳細闡述了旅游和互聯網的相似之處,也特別提到了要大力發展“旅游+互聯網”,用信息化武裝旅游,這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在旅游行業發展中所占據的重要戰略地位。
互聯網正在以人們始料未及的速度改變著旅游組織方式、市場經營模式以及游客的出游方式和消費方式。可以預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在推動中國旅游改革發展的道路上將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互聯網也一直充當著改善中國大眾旅游體驗、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角色。以攜程、去哪兒為代表的大型OTA(在線旅行社)為用戶提供了價格透明的機票、酒店預訂服務,而以淘在路上為代表的在線旅游電商平臺則通過目的地商品甄選,為用戶帶來了優質的當地休閑旅游產品。互聯網讓中國普通游客的出行更加方便。
互聯網作為工具,憑借更加靈活的信息獲取方式以及便捷的購買和支付手段的優勢,在快速釋放旅游市場潛力方面同樣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僅僅是2014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就已經達到了2798.2億元,預計到2017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屆時互聯網對中國游客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除此之外,互聯網還在提升旅游服務方面做出重大的貢獻。與過去單純的線下購買產品相比,電商平臺不但對商品進行過第一手的篩選,商品本身的品質有所保證。互聯網旅游平臺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更注重口碑評價,用戶出游前查閱的攻略,游中對旅游商品和服務的點評以及游后的游記分享正在多維度地對旅游從業者提供的服務做出全方位的輿情監管。即便是消費產品糾紛,互聯網旅游平臺面對商家違約等問題可以先行賠付,充分保證游客的權益。可以說互聯網正在倒逼旅游行業從業者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
當然,國家旅游局更加看重的還是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在提升整個行業創新能力方面帶來的巨大效益。以往,旅游是被認定必須在行前做重度規劃以及需要提前預訂產品的活動,從2014年開始,一家關注本地生活休閑服務的電商平臺“淘在路上”率先提出讓用戶『邊走邊訂』的理念并落實在旅游商品上,讓用戶從動輒7-15天的商品預訂周期中解放出來,真正做到自由出行。這一舉措在傳統旅行社來看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正是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目前這家平臺提供將近50%的的商品和服務都支持『邊走邊訂』功能。
根據今年十一黃金周,攜程、同程、螞蜂窩等旅游企業提供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通過移動互聯網預訂旅游商品和服務,而行中預訂也已經成為了中國游客出行的新的選擇。可以預期,一旦用戶真正養成『邊走邊訂』的習慣,將再次倒逼整個旅游行業迎合用戶的需求,特別對旅游企業提供的目的地的商品和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屆時,旅游市場的潛力還將進一步被釋放。
如今,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正在發揮自身連接一切的強大能力,連接目的地與游客,改造著旅游這個傳統行業的產業鏈,在線旅游將為旅游行業帶來下一個黃金十年。然而,目前在線旅游企業的競爭格局還沒有穩固下來,誰走在創新改革發展的道路前面,誰就有可能在下一個黃金十年中確定領先地位,一切拭目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