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余繁6月14日表示,云南希望與周邊國家建設跨境旅游合作區,促進旅游者和旅游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共同打造“無國界旅游示范區”。
余繁是在中國—南亞博覽會“跨境旅游合作論壇”上如是說的。他說,建設跨境旅游合作區,是相鄰國家和地區間加快旅游發展的重要選擇。云南希望與周邊國家共同建立多個雙邊、多邊跨境旅游合作區,并將這些跨境旅游合作區打造成功能齊全、開放度高、自由度大、管理有序、繁榮發展的“無國界旅游示范區”。
跨境旅游合作區是相鄰兩國或多國在邊境雙方或多方劃定一定國土面積,由雙邊或多邊共同規劃管理的以旅游產業為主導,通過促進旅游者和旅游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形成的旅游要素規模聚集的區域。
作為一個有4000多公里邊境線的省份,云南與周邊國家建設跨境旅游合作區條件優越。近年來,云南倡導構建孟中印緬旅游圈,積極推進滇西南瀾滄江—湄公河黃金四角旅游圈建設,并重啟邊境旅游異地辦證,自身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為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打下了基礎。
余繁介紹,結合云南與周邊國家的實際情況,擬選擇中老、中越、中緬方向試點建設跨境旅游合作區。中老方向跨境旅游合作,以西雙版納州、普洱市相關縣市為重點,面向老撾北部六省,建成滇西南-老撾北部國際無障礙旅游區,促進昆明—曼谷國際旅游走廊建設。中越方向跨境旅游合作,以紅河州、文山州、普洱市相關縣市為重點,面向越南北部九省,建設昆明—河口國際旅游走廊和滇南—越北國際無障礙旅游區。中緬方向跨境旅游合作,以滇西、滇南相關州市為重點,面向緬甸北部,建成滇西—緬北旅游圈,促進孟中印緬旅游圈建設。
他建議,與會的越、老、緬三國代表積極呼吁各國政府將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事宜納入議事日程,爭取國家之間盡快達成建設跨境旅游合作區的磋商機制和工作機制,以推進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認為,世界上已經有成功的跨境旅游合作區范例,云南可以借鑒世界成功經驗,注重頂層設計、制度創新、稅收優惠、產業驅動,打造跨境旅游合作區。但他同時表示,跨境旅游合作區面臨著雙邊訴求矛盾、國家主權、非法經濟問題,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