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交通產業是成都市確定的五大突出發展產業之一,《成都制造2025規劃》提出,到2025年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其中,裝備制造達到 1000億元以上,整車制造能力達到4000輛以上,成為全國重要的軌道交通產業基地,西南軌道交通裝備制造、維修和檢測基地,“一帶一路”軌道交通裝備出口基地。
成都市布局的軌道交通“一總部兩基地”——金牛區、新津縣和新都區,當地軌道交通產業快速發展的熱度,直擊集群發展的高端裝備制造行業,見證正在加快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區。
金牛總部
創新引領 打造高科技產業創新與服務基地
落戶該區的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正加快推進,將進一步提升園區支撐,凝聚軌道交通產業聚集力。
中鐵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是由金牛區與中鐵二院共建的軌道交通產業聚集地,致力于打造全國首個國家級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創新與服務基地。整個產業園占地約482畝,建筑面積約70萬平方米,采用“產城一體化”的都市型園區規劃理念,分三期梯次開發。“未來20年,全球鐵路需求12至15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約2萬公里,投資規模1至1.5萬億美元。強強聯合,抱團發展,我們將具有更強的話語權。”中鐵二院工程集團總經理朱穎說。
目前,產業園一期已建成約15萬平方米的花園辦公總部基地,企業定制辦公樓、實驗檢測大樓正在緊張建設中;二期已完成規劃設計,年內將動工建設。招商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建立了“區-產業功能區-街道”三級聯動招商機制,目前已簽約引進中鐵工程裝備集團、中鐵科工集團等軌道交通企業60余家,實現稅收近2 億元。“整個產業園未來將入駐相關企業200余家,吸納超過2萬人的高層次人才就業,年產值將達350億元。”朱穎預計。
延伸
與產業園如火如荼的建設和招商相得益彰的是,服務保障也在及時跟上——政府牽頭成立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聯盟,將“一校一總部兩基地”軌道產業格局做實。另外,院校、企業繼續鞏固自己的傳統優勢,抱團發展,特別在參與“一帶一路”以及海外項目上,把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鏈串聯起來,增加競爭力,爭取在高速鐵路、山區鐵路、城際鐵路、地鐵等傳統軌道交通產業上獲得更大份額。
新津基地
技術攻關 三大核心產品產業化初步完成
新津軌道交通產業園,正源源不斷地向成都地鐵交付列車,年內將力爭完成30列列車的生產目標。除了生產車輛本身,軌道系統也是這里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 “今年3月,我們自主研發的新型嵌入式軌道取得了城市軌道工務產品CRCC認證,相當于拿到了全國軌道交通市場的入場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今后軌道交通將呈幾何級增長,這款新技術市場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新津有軌電車示范線,是中國西部首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該線路上運行的有軌電車,由當地的一家上市企業新筑股份公司研制生產。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登上了調試線上的電車。這輛電車車長約29米,為3模板組合,運行時最高時速達到80公里,最多可載300人。“這款電車采用了目前國內最頂尖的技術,從一開始就站在了行業的制高點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最大的變化是動力來源,以往僅靠觸網供電,現在供電方式實現了多樣化,包括電磁感應式供電、儲能式供電以及其他新能源供電等。
目前新津軌道交通產業園正花大力氣在有軌電車車輛、軌道系統、四電集成等方面進行布局,注重“投運建”一體化能力建設——通過收購上海一家科技公司,運用“超級電容”解決動力問題;與相關行業伙伴合作攻關技術難題,以牽引、動力、通信、信號為代表的四電集成技術逐步完善;再加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軌道系統產業化的相繼實現,在新津,由成都本土企業主導的軌道交通三大核心產品的產業化已初步完成。
延伸
新津作為成都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已初步形成“產學研用”全產業鏈發展體系。目前,該縣聚集軌道交通規上企業41戶,2015年實現總產值 103億元,對全縣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3%;今年1-6月,實現總產值65.8億元,同比增長36.3%。同時,依托新筑股份,引進中車集團合作成立長客新筑公司和成都北車有限公司,形成龍頭帶動作用,引進上下游企業,力爭到2020年軌道交通產值突破400億元。
新都基地
龍頭帶動 一大批產業配套企業接踵而至
在新都區中車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園,雖是周末,但施工現場依舊一派繁忙。施工進程最快的要數一標段,城軌聯合廠房早在今年5月就完成了設備安裝,并進行了試生產。“一標段是我們開工最早的項目,肩負著‘新都造’中車首列車下線的歷史使命,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9月中旬首列車即可下線。”相關負責人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2014年8月,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與新都區簽訂投資協議,共同打造中車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園,這是中國西南唯一一個軌道交通領域從事新型城市公共交通裝備和動車組整車生產、維保的產業基地。記者了解到,產業園全部達產后,每年可實現城際動車組組裝240輛、城軌地鐵車輛組裝與維保300輛、現代有軌電車組裝與維保210節、動車組(含城際和高速)高級修100組、機車大修250臺、客車大修800輛,同時還將引入先進配套企業,打造軌道交通全產業鏈。
為打造軌道交通產業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和發展集群,新都區制定了軌道交通“1+1”發展規劃。3月27日,在新都區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開工儀式上,今創集團、南京圣合等5家軌道交通配套企業項目順利簽約,總計劃投資達10億元。建設軌道交通制動缸、電力連接器等重要零部件生產項目。另外,為了加快引進軌道交通產業鏈的步伐,新都區還梳理出了30多家核心企業,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一大批軌道交通產業配套企業接踵而至。
延伸
借助今年2月成都市與西南交大、中國中車簽署的四項戰略合作協議,新都區正積極尋求院地合作。成都市將與西南交大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重點實驗室申建,共同開展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試點,共建成都產業技術研究院;西南交大將打造軌道交通的創新創業平臺,吸引更多頂級企業,并加強與軌道交通相關的人才培養;中車將在成都構建軌道交通全產業鏈,打造中國中車西部戰略基地——這眾多合作項目,新都區都積極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