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航空產業園近年來在航空產業領域取得的成績。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航空產業園究竟如何定位、園區建設有怎樣的規劃?
據介紹,珠海航空產業園園區總的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一軸兩翼四區,將逐步形成航空產業核心區、航空產業加工區、航空產業加工配套區、航空產業商務配套區。
按照規劃,航空產業園力爭到2025年,建設成為立足全國、面向世界,集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運營與配套服務、航空維修及通航零部件配送等為一體的高技術、高水準,并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具有國際水準的航空產業園。
戰略:國際一流全價值鏈有機增長極
2010年9月,經廣東省政府同意,省經信委正式批復實施《珠海航空產業園發展規劃(2010—2025年)》。根據《規劃》,珠海航空產業園規劃范圍位于金灣區三灶半島湖濱路以南地區,具體為:珠海航空產業園北以湖濱路為界,南以海岸線為界,東至紫竹灣,西至定家灣。規劃總體面積為99.0平方公里,其中山體面積33.8平方公里,總的建設用地面積65.2平方公里。
據悉,珠海航空產業的長遠目標是建設“四個基地,一座新城”,即廣東省的民用航空產業基地,國內一流的通用航空(公務機)制造和服務基地,亞太地區綜合性的航空維修基地,世界著名的航空展覽基地,最終把產業園建設成為不僅具有以航空為特征的經濟功能,而且具有以航空為特征的社會功能和城區形態,成為擁有相當一部分從事航空產業人口的、現代化的、宜居的珠海航空新城區。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珠海航空產業園亦制定了屬于自己的總體發展戰略:以中航通飛等飛機制造項目為契機,以珠海航展為窗口,以4E級珠海機場為支撐,大力發展通用飛機制造、運營、服務等業務,積極開拓通用航空相關金融、會展、文化、娛樂等產業,發揮集聚優勢,多元化成長,力爭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通用航空全價值鏈有機增長極。
產業:形成航空產業四大片區
根據珠海航空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該園將在五個產業方向發力,除了以通用航空制造產業為先導,重點發展通用飛機及公務機制造,以飛機部裝、總裝帶動零配件的加工制造,形成集群效應,支撐產業園長期發展外,還將著重開發通用航空運營與配套服務產業;全力開拓以通航維修為核心的維修及通航零部件配送市場,做大做強航空博覽與娛樂;大力發展航空科研教育,營造良好的通用航空氛圍;大力發展其他臨空產業。
為此,航空產業園管委會著眼全局,將整個航空產業園園區進行了劃分,總體可以概括為一軸兩翼四區:
一軸——指以環三灶半島的機場西路、機場東路作為航空產業發展主軸線。
兩翼——指以三灶機場為基礎和發端,沿機場西路發展的航空制造翼和沿機場東路發展的航空服務翼。
四區——園區分為四大片區:航空產業核心區、航空產業加工區、航空產業加工配套區、航空產業商務配套區。
“目前,航空產業園正在按照既定規劃,逐步形成四大片區。”航空產業園管委會相關人士表示,隨著規劃的逐步落實,該園有信心完成既定目標:即到2025年,把珠海航空產業園建設成為立足全國、面向世界,集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運營與配套服務、航空維修及通航零部件配送等為一體的高技術、高水準,并能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具有國際水準的航空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