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大重點領域
形成一批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
依據《發展規劃》,甘肅省將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和智能制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型煤化工、現代服務業、公共安全九大領域為重點,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攻堅戰,積極推進優勢產業鏈培育行動,形成一批新的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到 2020年,培育發展100戶骨干企業,力爭打造50條百億元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6%,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引領產業高端化規?;夯l展。甘肅省將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創建10個國家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0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00個省級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檢測驗證服務平臺,10個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點依托骨干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創建300家眾創空間。
政策支持保障
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甘肅省將圍繞制度供給、財稅支持、拓寬投融資渠道、激發創新活力、人才培養引進和規劃實施保障等方面,制定針對性強、推動力大、可操作的相關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做大優勢行業,做強骨干企業,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和保障。
進一步下放行政審批權限,簡化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等程序,放寬市場準入,建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加大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投入。在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的基礎上,積極推動“五證合一”,落實“先照后證”改革,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營造有利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項目,除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外,免收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企業成本。
重點領域產業發展
新材料:
依托甘肅省原材料產業的基礎和優勢,以蘭州石化、金川公司、白銀公司、甘肅稀土公司、酒鋼集團等大型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為重點,加大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新成果的轉化應用,延伸拓展產業鏈,完善優化產業配套,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
新能源:
依托資源稟賦,結合發展需要,堅持穩增風光電裝機,強化新能源消納和轉化利用,加大電力外送,穩步開發生物質能,有序發展核應用產業,不斷提升新能源開發利用水平,推進新能源裝備集成化發展。開展“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發展智能電網,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培育新能源關聯產業,實現新能源優勢資源有效轉化。
生物醫藥:
圍繞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和蘭州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建設,以道地藥材基地和中醫藥產業園為依托,加大新藥研發和中藥材品種開發,推進中藥材種植生產標準化、中藥加工制造現代化、中藥倉儲交易信息化,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骨干企業,發展現代中醫藥大品種、中藥配方顆粒、保健品和提取物,不斷豐富中醫藥品種、擴大產業規模。
信息技術:
實施“互聯網+”行動,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和產業化發展。以實施蘭州新區北大眾志“中國芯”項目為契機,發揮蘭州、天水電子產業集聚優勢,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電子信息材料、應用電子設備,打造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與重點產品生產基地。加快蘭州新區大數據產業和云計算中心、物聯網產業園建設,支持蘭州高新區和敦煌軟件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特色軟件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先進裝備及智能制造:
結合“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和“互聯網+”協同制造行動,加快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著力提升石化裝備、新能源裝備、智能電工電器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現代農機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新型專用裝備、新型礦山無軌車輛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設備成套能力。
節能環保:
結合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新型節能建材、節能鋁材料、高效照明、家電智能節電控制等節能產品。實施“互聯網+”智慧環保行動,依托智能監測設備和移動互聯網技術,加快大氣、水等環境質量在線實時監測站點及網絡建設,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系統,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加大投入,促進先進環保工藝、技術和裝備推廣應用。
新型煤化工:
圍繞隴東煤炭清潔轉化基地、河西煤炭分質利用基地建設,以煤氣化技術和煤炭低溫干餾技術為龍頭,以清潔煤化工技術為支撐,以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和高附加值深度轉化為目的,以新型煤化工和煤炭分質利用項目為載體,推動煤炭深度轉化,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
公共安全:
以農產品和食品、藥品質量檢驗檢測為重點,加快相關檢驗檢測中心、安全信息平臺和實驗室建設,提高檢驗檢測水平,及時發布權威信息。重點研發食品、藥品檢驗檢測、危害識別分析、安全風險控制、非法添加物篩查、溯源與預警技術,推動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檢測、食品安全溯源、評估及預警技術與設備的應用,形成覆蓋全省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體系。
現代服務業:
大力發展電商物流、科技服務、信息技術、金融保險、文化旅游、養老養生等現代服務業,推動“互聯網+”在服務業領域的應用與融合,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把現代服務業培育成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