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醫藥產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引起了國家的足夠重視,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斷加大對生物醫藥的投入力度,從政策和資金等各方面扶持生物醫藥產業。在這一背景下,成都市近日發布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相關規劃及政策。其中,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打造成一個高達5000億元總產出、引領和帶動全國生物產業充分參與國際競爭的創新樞紐。
促進國際合作
生物醫藥產業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在全球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中,是創新創業最為密集、投資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整合醫學、醫藥、醫保、醫政資源,按照產城融合和生產、生態、生活三位一體規劃理念,發展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智慧健康等主攻產業和生物環保、生物制造、生物農業、制藥機械設備等輔助發展產業。”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籌備執行組組長鮮榮生介紹,新的《產業規劃》,明確了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發展目標。
根據目標,預計到2020年,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全口徑總產出將達到500億元。未來將圍繞產業發展中“人”的根本因素,突出“以人為本”,園區未來將新增人口20萬人,其中包括頂尖人才1000人,高端人才5000人。
據了解,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總規劃面積44平方公里,定位于打造“全球知名生物產業雙創人才棲息地、世界級生物產業創新與智造之都、國際范兒的生命健康小鎮”,力爭在5年內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全球知名的生物產業聚集區。他們將通過與古巴、歐美生物產業的“國際合作”,與中國國藥集團的“政企合作”以及打破行政壁壘的“區域合作”三大模式,面向全球范圍配置資源,創新園區發展模式。
將古巴列為重點合作伙伴,是因為古巴擁有先進的生物醫藥技術資源,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速,多種技術、成果達到全球領先水平。而成都高新區具有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良好資源稟賦。
數據顯示,去年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營業收入達204億元,同比增長20%。截至去年年底,已集聚生物企業900余家,近3萬從業人員中約10%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區內生物產業現有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多達25人。
“成都高新區與古巴的合作可以說是優勢互補、一拍即合,而且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鮮榮生說,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招商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與央企、世界500強的戰略合作,與古巴、德國等國的合作,與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合作正在順利、有序推進當中。
截至目前,成都國際生物城招商工作入庫項目149個,其中已簽約項目20個,擬簽約項目17個。已簽約及達成合作意向團隊中含諾獎團隊2個,兩院院士團隊 1個,國家千人計劃團隊4個,海外歸國高層次人才團隊9個。已成功簽約引進了由世界500強醫藥企業默沙東、四川普萊美生物科技集團合作共建的創新藥國際研究中心及轉化醫學中心項目、中國中藥公司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基地及西部總部項目、全球領先的強新生物癌癥干細胞靶向藥物生產基地項目、中美前沿生物醫藥夏普萊斯創新研究院等一批重點項目。
目前,正在積極、扎實推進加拿大全球新藥商業化中心、以色列植物藥產業化基地、中德醫學檢測中心、中英(成都)生命科學產業技術推廣中心等國際合作項目。
七大政策亮點
為了鼓勵和吸引更多高端企業和人才,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依托成都高新區、雙流區現有產業政策體系,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制定出臺了國際生物城產業扶持政策“黃金40條”,從金融支持、產業資金支持、人才支持、配套支持、招商引資獎勵等五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著力吸引國內外生物產業人才、企業和成果集聚發展。
在產業基金方面,將由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出資10億元建立母基金,吸納社會資本參與,設立總規模不低于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
股權投資方面,對處于種子期、初創期的企業,給予企業最高300萬元的優先股股權投資(無投票權)支持。
在債權投資方面,給予企業最高5000萬元的債權投資支持,對特別重大項目,可采取定制、代建等方式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對廠房的需求。
在固定資產方面,對新引進的優質企業租用生物城產業發展載體的,給予最高100%的房租補貼,最長5年。對涉及2000億元市場的藥企產品一致性評價方面,也給予了優惠。作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地區,鼓勵企業按此制度申報藥品。對突出貢獻的個人,給予最高5年連續獎勵。
“和國內許多園區側重事后補貼的方式不同,國際生物城扶持政策通過事前和事后補貼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運用債權、股權、融資租賃等資本手段,緊密聯系生物產業研發、生產各環節,有針對性的加大事前補貼力度。” 鮮榮生表示,科學細化資金管理和資金分配,能最大限度發揮產業扶持資金的倍增撬動作用。
打造生命健康小鎮
有別于傳統工業園區,打造國際范兒的生命健康小鎮也是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規劃定位之一。
根據規劃,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是以生態、產業和城市有機結合,具有提升城市產業價值和產業能力,促進產業升級、聚集人口與資本,調節城市經濟結構等獨特功能。
在做規劃時,天府國際生物城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實施的契機,城市建設以打造宜產宜居、綠色智能的國際生物城為目標,園區將形成 “一江一心三廊九組團”的空間布局以及“五橫五縱”融入大成都的交通路網體系,與位于中軸的高新南區、新川科技園、秦皇寺商務區、成都科學城以及位于東翼的龍泉汽車城,在功能上互補,在空間上緊密銜接,共同構建天府新區的“產業之鉆”。
據悉,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充分利用區域內的優勢資源,以“生態優先,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萬畝森林濕地公園,打造綠色低碳產業園。同時,在現有交通條件的基礎上,將規劃形成“五橫五縱”的對外交通體系。
不僅規劃優化軌道交通,同時內部交通將依托生態綠隔和主要市政道路,在規劃區內劃分8個交通小區,每個小區將構建自成體系的道路系統,形成路幅窄、高密度的支路系統,以25處立交與對外道路高效轉換,通過環形干路快捷聯系內部各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