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新區調研編制的《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出爐并獲得國家專家組的一致論證通過。珠海市首個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對于高新區轉變和提升園區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園區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目標: 大力發展 循環經濟
如果說節能減排是在做減法,努力償還曾經浪費和污染的環境資源債,那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則是在做加法,努力拓展高新區未來發展的新空間。
近年來,高新區經濟總量持續增加,主導產業已具規模,在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快速建設、珠三角產業體系轉型升級、珠海市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建設的三大機遇面前,仍然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發展背景下環境壓力增大、產業生態網構建方面的挑戰。
高新區提出,要利用兩年時間,通過產業升級、創新驅動、人才集聚,引領產業生態轉型,發展功能經濟,提升生態效率,著力打造科技創意海岸、唐家灣科教新城,實現從工業集聚型園區向產業共生型生態園區的轉型。到2015年,高新區要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萬元/人,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5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率等指標均達到100%。到2020年,實現從產業共生型生態園區向園城共生的美麗家園轉型。
措施: 四大主導生態產業齊發力
生態產業集聚是生態工業園區的最大亮點。記者了解到,高新區將依托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時尚和文化創意、現代服務業這四大生態產業的集聚來打造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其中,作為高新區“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將通過吸引國內外智能生態環境類軟件開發商入駐園區,打造珠三角現代化互聯網產業集群;鼓勵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研制新材料,進行綠色產品替代和清潔生產工藝開發等舉措來實現生態化建設。到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將實現集成電路和電子產品生產、網絡平臺和軟件開發等產值200億元,分別建成國家級、省級的軟件、集成電路、互聯網三大產業基地,到2020年,實現產值400億元。
《規劃》指出,在先進制造業生態建設方面,高新區將圍繞節能減排構建低碳化產業集群,推進面向回收再利用的機械設備與零部件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強化高新技術制造與企業產業部門之間的橫向耦合等途徑來推動。到2015年,先進制造產業實現產值180億元,2020年,實現產值450億元。
據悉,為促進先進制造業實現生態化轉型和資源閉合循環,高新區將打造“動靜產業共生、低碳技術共享”的生態產業發展平臺,在發展現有醫療輔助儀器、家用電器及電力器材、智能電網硬件配套等五大制造業的基礎上,培育發展環境服務業、為先進制造業企業提供包括排污、固體廢物處理等環境服務,提高先進制造業競爭、共生、再生和自生的生態活力。
“力爭實現生態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和產業規模效應,釋放出珠海市的生態文化資源特色,實現生態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高新區公共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時尚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生態化建設上,高新區的目標是讓“創意唐家”、“大學小鎮”等項目成為響亮的品牌,把南方文化產業園建設成為文化產品制造基地、印刷產業基地、出版發行基地和數字影視設計制作基地;把會同古村建設成為原創技術基地和自由創意設計基地;把金山軟件及其網游研發總部建設成為動漫和網游企業基地。“使創意經濟產業成為高新區的重要產業支柱之一,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增加。”
處于服務價值鏈高端的服務產業也有待培育新業態和新熱點。據悉,為促進現代服務業生態化建設,高新區還將規劃專門的物流倉儲用地、支持大型物流公司進駐、建設珠海市電子商務服務和孵化培訓及創新基地來發展現代物流業。通過加快前環總部經濟區建設,引入國內外金融機構建設企業結算中心來發展金融服務業。加大唐家灣商圈建設力度、在淇澳島建海鮮餐飲街等措施發展餐飲娛樂現代服務業及其他生活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