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落戶光谷的聯想武漢基地發展迅速,到2018年,聯想品牌+MOTO品牌的產值將達千億,出口達到60%,并新增上萬個工作崗位。
6月11日,全球知名品牌摩托羅拉手機在聯想武漢基地投產,今年聯想1.2億臺手機與平板電腦將有1/4產自江城。武漢追趕一線城市的步伐正再次提速。
面對經濟下行和結構調整的雙重壓力,武漢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打造經濟和城市兩個“升級版”,以政策創新釋放市場活力,以創業發展激發民間潛能,最終穩增長、促發展、惠民生。
一系列重磅政策正在制定和實施。武漢市委常委會日前通過決定:出臺新形勢下支持企業發展的“1+5”新政,共計80條具體措施。這套新政涉及每年安排財政資金19.71億元,力度堪比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時的服務企業“組合拳”。其中包括:實行行政審批3.0版,一個印章管審批;設立人才專項引導基金;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池等,多項舉措力度空前。
漢版“工業2025計劃”、服務業升級計劃……一系列調整經濟的“藥方”將逐步顯效。
除了支持現有企業發展,武漢更著眼未來。鼓勵青年創新創業的“青桐計劃”在江城風生水起,“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匯”。1億元的青桐創業基金即將設立,前不久在華農舉行的一場“青桐匯”上,上千名大學生創業激情四溢。
經濟強身健骨,城市功能提升。武漢市提出,在經濟轉型的同時,城市也要蛻變升級,增強功能,提升品質,讓人民共享紅利,最終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48公里的武漢二環線不久前畫圓通車,9條在建地鐵線齊頭并進,重塑大城交通格局。市域166個湖泊“三線一路”規劃編制完成,荷葉田田、碧波蕩漾的美景將成為江城圖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配套政策將與職工養老保險銜接。新農合人均籌資提高至500元以上,率先在全省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該市計劃,通過
轉型升級“變速跑”,今年經濟總量增長10%左右,雖然壓力很大,但武漢將高昂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