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15日在山東青島開幕,在為期2天的論壇上,來自1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海洋專家和涉海部門負責人以“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21世紀海上絲路”為主題進行交流與探討。
據了解,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自秦漢時期開通以來,一直是溝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重要橋梁。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盟國家時首次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海洋經濟學家、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鄭貴斌表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經濟深度開放的重大戰略。他建議,以開放視野、創新思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利用中國與沿線國家已有雙邊或多邊合作機制,強化有影響力的合作與交流平臺建設;借助既有的區域合作平臺,推動國際合作,重視中國對外貿易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變,努力提升對外貿易的質量與效益,打造我國經貿與合作的升級版與新優勢。
“應打造‘透明海洋’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護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吳立新在論壇上表示,“透明海洋”就是通過構建海洋立體觀測系統,支撐海洋過程與機理研究,進一步預測未來海洋變化,形成狀態“透明”、過程“透明”和變化“透明”海洋。全力打造“透明海洋”這一重要戰略支點,將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此外,論壇的舉辦地青島西海岸也是這次論壇的焦點之一。專家們認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批為構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再添籌碼,是探索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試驗田”,其領航海洋科技自主創新,將能為海洋強國戰略尋求支點。
黨的十八大報告從戰略高度對海洋事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目前,全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已初步形成“3+N”的格局,即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3大海洋經濟區以及遼寧沿海、江蘇北部沿海、廣西北部灣和海南島等其它以海洋經濟為主要特色的區域。
專家表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被認為是應著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改革發展示范區和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另一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極。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位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在全國“3+N”的海洋經濟開發格局中地位顯要,應該和浙江舟山以及廣東前海、橫琴等地一起,從不同角度共同探索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道路,在我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中發揮重要的示范作用。
與會專家認為,處于新的歷史時期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應著力思考如何放大和用好既有優勢,深化改革開放,為探索全國海洋經濟科學發展新路徑發揮示范作用。對標已經發展起來的其他新區,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同樣應成為新區發展的最大紅利。重點
應在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創新陸海統籌機制、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培育海洋要素市場體系、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土地政策探索、海域政策先行先試、人才政策創新等方面全面發力。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劉洪濱教授指出了青島西海岸新區在“一路一帶”(“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中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他認為青島西海岸新區具備整體經濟實力強、產業基礎好,海洋資源豐富、環境承載力強,交通便捷、發展潛力大等優勢,國務院剛批復的“西海岸經濟新區”發展規劃為打造“一路一帶”橋頭堡的核心區提供了契機。為發揮好這一作用,西海岸新區應爭取設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強化區域合作,建立青島、日照、連云港聯動發展機制;推動城市務實合作,深化區域合作平臺與機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