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基地,近年來,天津高新區集聚了多家世界級新能源企業,實現了新能源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產業創新能力、企業技術水平均處于全國前列。在風力發電、綠色儲能電池、太陽能光伏、LED、智能電網等多個新能源技術領域,高新區強勁的競爭力已不斷顯現。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天津高新區調研中也提出了加強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突破一批新能源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促進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的要求。
新能源大、好項目聚集效應顯現
“天津高新區將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二代半熔鹽技術及光熱發電全套產業鏈技術,打造一個包括集熱、換熱、儲熱、發電等全套設備生產在內的光熱發電全產業制造基地,并包含一個世界級的研發中心。”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公司董事長官景棟日前曾透露,此次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基地一期將投資35億元,共有6家企業入住,全部與國外先進技術進行戰略聯盟或合作。
據介紹,此次合作項目中,集熱技術與意大利國家能源實驗室ENEV合作;儲熱、換熱技術與德國林德集團以及瑞士的波拉莫斯公司合作;集熱設備與意大利阿基米德公司合作;反射鏡與Reflex公司合作;跟蹤器與BFR公司合作;太陽鹽與智利的SQM公司合作。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政策利好環境下,相關產業也正在不斷向高新區集聚。力神電池、巴莫科技等新能源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已在高新區內逐漸形成了以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為核心的產業集群。
打造津門新能源發展“引擎”
記者了解到,在其它新能源產業方面,高新區依然走在全市前列。經過多年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天津高新區的標志性產業,培育了包括綠色電池、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智能電網等優勢產業鏈,成為了帶動天津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19億元,近3年平均增速超過30%,帶動相關產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
“為了保障新能源產業提高綜合研發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高新區內還聚集了多個國家級、省市級科研機構,如國家新型電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化學與物理電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所、天津大學綠色能源研究中心、南大光電子薄膜器件與技術研究所、天津低碳能源規劃研究院等。”天津濱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高新區積極實施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力求打造成為津門新能源產業發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