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池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對工業增長貢獻率不斷提高,但規模不大、層次不高、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仍很突出。為此,我市日前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把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突破口,推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形成規模。
按照相關要求,到2017年,池州省市縣(園區)三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 20%。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化工新材料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2020年,形成4-5個市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基地,力爭打造1-2個整體創新能力強,在全省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據了解,池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著產業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布局分散、建設載體不夠優化等問題。《方案》提出,要加快集聚發展基地建設,貴池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南產業集中區要瞄準智能裝備、電子信息加快謀劃一批前瞻性產業,搶占發展先機。東至縣立足現有基礎,做強做大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青陽縣在機電裝備領域,促進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在傳統產業提升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石臺縣、九華山風景區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等現代服務業。
同時,要加快龍頭企業培養,圍繞產業鏈建設需要,每年引進50戶以上產業關鍵環節企業,提升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推進重大項目,按照中國制造2025、國家發改委重大工程包對應領域,在市場前景廣、產品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的領域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增強創新能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型材料、節能環保等重點發展領域,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完善產業配套,推動集聚基地光纖網、移動通信網、無線局域網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到2020年實現集聚區無線網絡全覆蓋。建設工業園區數據中心,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提高服務水平,打造智慧園區,營造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