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進東莞市東坑農業園,湖水泱泱,花鳥生香,各類蔬果基地與溫室大棚錯落有致,間或有市民踩著單車緩行于綠道之間,又或攜家帶口漫步于田間農場……眼前種種愜意在說明,東坑農業園已建設成為一個集農業科研、花卉苗木種植、水產養殖、蔬果種植、農業休閑觀光以及農業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區。
據園區負責人、東莞東農公司經理陳進良介紹,2006年,東坑農業園開始統籌土地進行規劃建設,2010年正式開園;2012年,該農業園被省農業廳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013年,東坑農業園又成功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稱號。七年間,東坑農業園實現了“三級跳”,成為了全國的示范點。
陳進良說,經過數年精心耕耘,如今東坑農業園基礎設施完備,并開辟了四季果園、休閑垂釣等一批休閑項目,成為了周邊群眾日常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東莞市東坑農業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農業園將加大園區招商、盤活周邊農舍,打造鄉村度假文化區,發展旅游經濟,使農業園服務功能與產業功能兩翼齊飛。
小地方發展起都市生態大農場
東莞市東坑鎮地方相對較小,總面積不足24平方公里。然而,2006年,東莞市東坑黨委政府出資,在東莞市東興路與寒溪河之間劃分出4500畝地,建設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東坑農業園。
在東莞不少鎮街因為土地統籌而費盡心思的時候,東莞市東坑鎮又是如何統籌到這么大一塊連片土地的呢?園區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2006年之前這片地以農田為主,但因地勢低洼,農作物收入并不高。很多村民干脆以每年800元左右一畝的價格租給外耕農耕種。2006年,東莞市東坑提出農業園的規劃,以每年1500元一畝的價格連片租過來。“當時村民普遍配合,統籌工作并沒有花太多功夫。”該負責人說,如今9年過去了,農業園方面付給村民的租金也上浮了10%左右。
在東莞地理版圖上可以看到,東坑農業園位于東坑鎮東北部,介于東莞市東興路與東莞市寒溪河之間,連接坑美、塔崗、新門樓、寮邊頭、井美、鳳大等6個村的半埔田半丘陵區域。含人工湖、荔林山丘在內,園區總規劃面積4500畝,分為特色蔬菜區、優質水產區、花卉苗木區、生態垂釣區、名優水果采摘區、科普展示區、綠道休閑健身區以及農家餐飲區等多個功能區。
陳進良說,東莞市東坑農業園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統籌規劃和大力支持下,堅持邊建設邊招商的發展思路,在規劃建設、招商引資、經營管理以及休閑功能開發等方面成為東莞都市農業的示范窗口與樣板基地。園區堅持農業服務城市、依托城市、融入城市的基本定位,在發揮農業的農產品供給、農民就業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全面開發農業的平衡生態、優化環境、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科普教育等拓展功能。
據悉,截至2013年年底,東莞市東坑農業園已完成建設標準化農田1009畝、標準化魚塘570畝、自動噴淋系統868畝、現代化溫室大棚74.18畝。走在農業園內,記者看到花卉苗圃、溫室大棚、果園菜地、湖邊釣場等園區景點一派井井有條,筆直的水泥路直通每一處景區,不少景區還配套了停車場、風雨亭、驛站、公廁等設施。
“東莞市東坑農業園區已建設成為一個集農業科研、花卉苗木種植、水產養殖、蔬果種植、農業休閑觀光以及農業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區,成為東坑鎮都市農業發展平臺和重要載體。”東坑經濟聯合總社負責人說,東坑農業園是一項民生工程,為東莞市東坑乃至周邊鎮街的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為重點打造農業園的鄉村旅游文化產業,農業園成立專門的公司,結合農業園的實際,對園區內外的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規劃,建成餐飲、農家樂等配套設施,大力發展旅游觀光型、休閑型農業。
日均參觀休閑者達2000多人次
東莞市東坑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東莞市東坑農業園區已成為市民田園觀光、農事體驗以及休閑健身的理想場所,平均每天到園區參觀休閑人數達2000多人次,其中有不少是企業組織員工來集體騎行、踏青,進行戶外休閑拓展。而借著生態旅游休閑需求旺盛這股東風,農業園將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體驗的農家樂及展示示范型的觀光農業,打響休閑農業示范點“國字號”品牌,將著力打造“耕作體驗、田園觀光、產品采摘、文化傳播”為主題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
發展高科技農業擴大經濟效益
“國字號”品牌為小城全面發展蓄力
東莞市東坑農業園經典項目:灘美湖釣魚場 四季果園
東莞市東坑農業園發展
東莞市東坑經濟聯合總社負責人:東坑農業園是一項民生工程,為東莞市東坑乃至周邊鎮街的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我們將會重點打造農業園的鄉村旅游文化產業,成立專門的公司,結合農業園的實際,對園區內外的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規劃,建成餐飲、農家樂等配套設施,大力發展旅游觀光型、休閑型農業。
東莞市東坑農業園負責人:我們農業園成為了東莞都市農業的示范窗口與樣板基地。未來,我們將繼續建立健全農業園區的經營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好市、省相關優惠政策,優化公司市場化經營方式,增強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