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記者從廣東省市科技局獲悉,第六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出爐,全國46個園區榜上有名,河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為此次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也是目前粵東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據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支持農業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企業為主導的現代農業建設新模式,旨在加快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進一步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發展現代農業上的示范帶動作用。經過現場考察、視 頻咨詢論證等審核工作,河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功獲批,成為第六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
河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核心區和示范區位于燈塔盆地,包括東源縣的燈塔、雙江、澗頭、船塘、順天、駱湖、漳溪、上莞8鄉鎮,連平縣的忠信、三角、繡緞、大湖、高莞、油溪6鎮,和平縣的公白、禮士、合水、青州、林寨和東水6鎮,共20個鄉鎮,總面積2291.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位于東源縣順天鎮,面積為4萬畝。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園區建設,2013年,河源市燈塔盆地成功被認定為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經過一年多建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優質糧油、蔬菜水果、生態養殖、花卉苗木和南方藥材等五大主導產業。
“園區建設對保障粵港澳地區的糧食和食品安全,加快建立現代生態農業科技集成應用體系,引領生態文明和產業健康發展,促進粵東西北地區協調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河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申報和建設,將通過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提高園區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技術示范推廣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推動農業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提高農業產業附加值,提高農業核心競爭力,服務打造“廣東綠谷”、加快跨越發展。
據介紹,今后,河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將面向主導農業產業需求,集聚國內外創新資源,通過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著力突破農業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把園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的孵化基地和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