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董家口臨港產業區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示。根據公示信息,到2030年,董家口臨港產業區年產值達到3145億元。
據了解,董家口臨港產業區規劃范圍西至白馬河,北至同三高速路,東沿疏港一路、濱海公路、中心路、子信路、疏港一路到壩南路一線,南至壩南路,規劃面積約68平方公里。規劃至2030年,產業區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080億元, 年產值達到3145億元,共分三期完成建設。產業區堅持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按照技術、生態和效益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要求,依托董家口港區優勢,發展鋼鐵產業、裝備制造、新材料、物流服務業四大臨港產業及生產性服務業。
鋼鐵產業規劃占地面積為10平方公里,重點為青鋼集團的環保搬遷,中遠期重點發展鋼鐵深加工產品,強化目前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焊條鋼、彈簧鋼、胎圈鋼絲等長材產品。
裝備制造規劃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海洋工程裝備、造修船及船舶配套裝備、新能源設備、環保設備、港口機械、電力工程設備、石化設備、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等8大重點領域。
新材料行業規劃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高分子彈性體材料、功能塑料、環境友好型功能纖維材料、特種金屬材料、海洋工程和海洋生物材料、清潔能源新材料、傳統優勢化工材料等7大領域。
物流產業規劃占地面積17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港口物流、制造業物流、特種物流等3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