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來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為了更好的了解新興產業情況,我們要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我區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我區堅持以規模化、集聚化、快速化發展為方向,以精科電氣、元大科技、德力化纖等龍頭企業為代表,集中力量、資源和政策,重點發展智能電網、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推動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14年1-8月份,全區共有新興產業企業101家,實現銷售收入63.81億元,同比增長31.2%,預計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44.37%,整體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趨勢。
二、重點產業發展情況和思路
新興產業有十大領域,下面就我區涉及的重點產業和領域進行分析。
1.新材料
現狀:新材料產業屬于基礎性的產業,涉及的行業領域廣泛,是發展新興產業的基石,1-8月份,我區共有新材料企業29家,實現銷售收入28.72億元,同比增長34.46%,企業數量和銷售均居全區新興產業之首,呈現產出貢獻穩步提高、經濟效益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近年來新引進了威特姆新材料、鈦翼科技、德普新材料等一批新型材料企業,為產業發展增強了后勁。
發展思路:明確新材料產業的附加值高、環境影響小的特點,在關鍵技術研發、關鍵材料的自給、規模領軍型企業的培育、產業基地建設等重點領域、依托現有的研發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整合相關研究成果,大力發展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努力提高新材料產業的市場份額。同時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全面提升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2. 智能電網
現狀:智能電網是市區規劃重點發展的產業集聚區。園區內匯集了精科智能電氣、ABB精科互感器等重點企業。今年又新引進了長久智能科技、華明智能電氣、廣特電氣等一批項目,集聚規模逐步擴大。1-8月份,共有企業13家,實現銷售收入14.87億元,比去年同期實現翻番。產業正逐步實現平穩高速發展。
發展思路:抓住國家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有利時機,不斷做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配套體系,打造成為高規格的特色產業基地。具體就是要依托創新平臺,以重點企業為主要載體,加強自主研發、突破核心技術,鼓勵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積極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3. 節能環保
節能環保產業也是國家、省市大力推廣和發展的產業,其中綠色建材產業是重點發展的節能環保產業。1-8月份,共有節能環保企業27家,實現銷售收入13.08億元,同比增長43.21%,整體發展良好。今年新引進了匯成芙蓉、康程新材料、恒潤管材等一批企業,使產業基礎進一步擴大充實。
發展思路: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視,節能環保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應以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色建材產業園等為載體,加快新技術的研發,重點引進環保設備生產及研發企業,圍繞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等重點產品,著力提升節能環保服務和資源循環利用專業化水平,推進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和集約發展。
三、新興產業發展條件分析
(一)優勢分析
(1)環境優勢。在當前氣候和環境惡化的嚴峻挑戰下,以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特征的低碳經濟已成為未來的主導方向。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資源消耗少、市場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征,是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實現工業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和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2)政策優勢。近年來,市區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市里設有新興產業專項引導資金,區里工業企業雙比雙促考核也對新興產業給予支持,落戶我區的新興產業還可以享受到其他地區沒有的土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我區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極大促進了產業發展。
(3)空間資源優勢。宿城區城市密度不大,人口相比大城市密度不高,工業起步較晚,沒有歷史遺留問題和負擔,可為投資企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和空間資源,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很多可能性和可塑性。
(4)創新平臺建設。近年來,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宿城獲批省級創新平臺13家(其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工程中心3家)。這些創新平臺在新興產業發展進程中,有效發揮了技術保障和支撐作用,在高起點上為新興產業的發展發揮了顯著的示范效應。
(二)劣勢分析
(1)產業化水平不高。我區新興產業目前處在起步發展階段,生產要素向新興產業的配置還不夠充分,優勢資源還沒有完全集聚到新興產業上來,產業仍存在上下游脫節、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整合能力不強,未形成整體合力的現狀,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強,貢獻份額也較低。
(2)重視程度不夠。一是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視程度不夠,只重視增長的速度和數量,而忽視增長的質量。二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增強,在財政、稅收、金融、人才培養與使用等方面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尚待進一步完善。
(3)創新后勁不足。一是創新投入不足。大部分企業的研發投入有限,加上融資性擔保機構不發達,資本市場不健全,使得創新型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資金短缺等問題。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創新的支撐體系還不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不多,缺乏核心競爭力。三是人才支撐力度不足。目前產業人才資源總量不足,創新能力不夠高、領軍人才吸納、儲備不足,人才對產業的支撐力度不夠。
四、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
新興產業要加快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綜合效益好的產業,以促進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和諧共進。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須結合我區實際,構建人、財、物等全面保障體系,切實推動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加快實現產業規模和競爭力的有效提升,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一)抓產業引導,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
在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出臺符合本地特色的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戰略目標、發展重點,同時又要注重可操作性,并根據經濟環境變化作動態調整,以此作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綱領性文件,從宏觀層面指導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目前,宿城已將新材料、智能電網、節能環保等產業列為重點發展扶持對象,未來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根據各類產業發展的不同特點、當前產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關鍵制約環節或因素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還須繼續細化和深化,因地制宜選準重點產業和優先領域,注重產業對接,優化產業布局,形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新興產業發展格局。
(二)抓政策扶持,推動新興產業快速成長
我區從項目審批、土地供應、項目融資等方面為新興產業的重大項目提供支持與服務。接下來,在加快新興產業引入進度的基礎上,著力建立健全保障新興產業持續發展的長效服務體系。一要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要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扶持發展新興產業的各項政策,確保各項優惠政策及時惠及新興產業。二要加大融資和財稅支持。建議通過設立區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和銀企合作機制、發展風險投資運作體系、鼓勵企業上市等措施,有效拓展新興產業企業發展空間,支持關鍵技術研究與重點產業創新發展。三要狠抓項目推進。要以新興產業大項目為重點,建立重大項目專項通道,加大服務和協調力度,加快項目的實施進度,打造一批重點項目,為宿城新興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增添潛力和動力。四要實施自主知識產權戰略。進一步拓寬視野,創新思路,提升產業競爭力。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實施自主知識產權戰略,努力掌握新興產業發展主導權,搶占新興產業領域制高點。
(三) 抓人才引進,增強產業持續發展源動力
人才資源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是發展新興產業的最關鍵要素。要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建立健全適應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培育和資源配置體系。一要加強人才引入力度。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緊迫現實需求,積極落實各項人才激勵政策,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二要創建良好的用人環境。積極爭取和打造科技重大專項、政府科技計劃、產業創新項目,創造人才施展才能的平臺,確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見成效。
(四)抓產業集聚,打造產業集約發展載體
緊緊抓住當前推進集聚區建設的良好形勢,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作用,加快園區建設,加速產業集聚,努力打造百億產業基地。一是加大龍頭企業招引。針對全國500強企業和最具成長型的百強企業,編制產業招商項目計劃書,積極開展專項招商。招引時要充分考慮到產業鏈需要,使集群內企業間上下游聯系更為緊密。二是大力培育現有企業。選擇一批高成長性的優勢企業,幫助企業分析市場、推廣產品,與企業形成戰略合作,做大做強做活現有企業,使其逐漸成長為具有代表性和引領示范作用的龍頭企業。三是強化平臺建設。深化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建設國家級、省級工程中心(實驗室)。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自建、互助合作等方式,提升企業的軟實力。四是大力推廣使用地產品。制定年度推廣使用地產品計劃,對重點發展的產業確定每年使用量和使用率,確保推廣有實質性突破,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