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產業是云縣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培育的新興產業,通過4年努力,全縣咖啡種植面積達85650畝,投產面積5227畝,2013年產量502.7噸。重點發展區域是南汀河流域的幸福鎮以及瀾滄江沿岸鄉鎮的河谷地帶。幸福鎮種植面積達27200畝,更為可喜的是,生產條件差,產業培育難的栗樹、后箐等鄉鎮也有一定規模。
栗樹鄉是云縣最邊遠的山區鄉,地處瀾滄江大峽谷地帶,從海拔900米左右的低熱河谷地帶到海拔2609米的樺竹林山頭,很難找到一片能超過20畝的天然平地,其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較為艱苦。鄉黨委、政府在富民產業的培育中找到的發展優勢是:瀾滄江谷地土地資源豐富、光熱條件優越,再陡的坡地也具有高海拔地區不可企及的土地肥力,在上世紀集體化年代還實驗推廣過熱帶經濟作物胡椒種植。這類土地資源,如果每年僅在雨熱同季的條件下種植一季包谷,就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看準優勢以后,鄉村兩級發動村民因地制宜、艱苦奮斗,在瀾滄江谷地的大力發展咖啡產業,而冷涼山區的重點是核桃和烤煙產業。目前,全鄉咖啡種植面積 18270.89畝,僅次于市、縣重點規劃區域幸福片區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