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是創新2.0時代的城市形態,是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實現城市發展創新的客觀要求。在第十六屆高交會“2014中國智慧城市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外演講嘉賓、各領域技術專家及企業代表圍繞“智慧發展,智能未來”主題,就智慧城市領域的重大機遇和變革進行深度交流與研討。智慧城市標桿企業——智慧中國集團著重從規劃、技術、落地等方面分享了開展智慧低碳城市建設的創新舉措。
創新提出“四規合一”規劃模式
智慧中國集團智慧城市系統服務(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閻鏡予博士在本屆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作了“設計頂天•集成落地——智慧城市規劃建設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首次全面闡述了智慧中國集團創新提出的“四規合一”智慧城市規劃模式。
閻鏡予博士認為,“智慧城市規劃”相比傳統的城市規劃要求更豐富的內涵和更系統、全面的規劃方法。智慧中國集團從傳統空間規劃出發,首先增加技術規劃,以各種智慧低碳的技術解決方案提升城市活力;其次,新的技術需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撐,利用智慧城市的市場空間,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從而優化完善城市的產業規劃;最后,融資規劃明確建設資金來源和還款計劃,為智慧城市的實際落地提供第一推動力。他指出,建設智慧城市是一項宏大的社會化、系統化工程,做好頂層設計非常重要。“空間規劃+技術規劃+產業規劃+融資規劃”四規合一的智慧城市創新規劃模式,是保障智慧城市實現“設計頂天•集成落地”的關鍵所在。
其中,“智慧低碳城市綜合管理運營平臺”已正式發布并產品化,該平臺將“空間、技術、產業、融資”集成四要素充分融合,通過“投資、發展、回報、再投資”的閉環操作,實現智慧低碳城市綜合管理與運營的實際落地。而以“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的跨行業智能技術體系”+“基于新能源能量云分布式低碳技術體系”的兩大技術體系,則從技術層面將信息化城市、數字城市、智能城市與低碳城市完美融合,通過構建共性平臺將智慧城市建設各項規劃付諸實施。
憑借卓越的資源整合及強大的跨界組合能力,智慧中國集團針對5-10平方公里待開發區塊,在靠近省會城市一小時生活圈范圍內,開展覆蓋城市規劃、頂層設計、基礎設施建設、智慧低碳解決方案、產業園區發展、綜合配套開發、社會化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的建設,最終打造“宜業、宜居、宜商、宜學、宜游”的智慧低碳城市。“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三產并進的建設路徑在智慧低碳產城融合示范區的應用,完美呈現了智慧中國集團智慧城市規劃建設的整體架構,也體現智慧中國集團作為智慧低碳城市綜合運營商的強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