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河源的金融業將會呈現出一幅怎樣的圖景?河源市最新出爐的《河源市金融業發展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金融業規劃”)明確提出,河源市將構建“以產業金融為核心的地方特色金融體系”,形成“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地方金融格局”。
就具體目標而言,至2020年末,實現全市銀行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約2240億元,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將超過100億元。這一時期,河源市還將組建金融控股公司,發展產業引導基金,重點引導支持產業園區建設。
存款余額達到2240億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我市金融業的未來正面臨著歷史性機遇和發展條件。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民間資本參與等積極因素推動著我市的金融業加快發展。正是這些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金融業規劃提出,構建“以產業金融為核心的地方特色金融體系”,到2020年,形成“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地方金融格局”。
銀行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規劃期內,我市將努力建成功能完備的銀行類金融體系。金融業規劃明確提出,我市將實現銀行類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和各項貸款余額按照年均15%-18%的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0年末,分別可達到2240億元、1660億元。到2020年末,我市的銀行機構數量爭取突破35家,銀行營業網點達到450個,本地農村商業銀行數量提高到5家至7家。
據了解,201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38.5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7.22億元,增長13.8%,金融機構資產質量明顯提高。
上市公司力爭突破20家
資本市場對于國民經濟以及地方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助推作用。金融業規劃明確,規劃期內,我市將在股票融資、債券融資,各類股權融資等其他融資渠道得以拓展,直接融資比例不斷提升。按規劃,我市每年保持培植15-20戶企業作為上市后備資源,借助海內外資本市場,擴大企業上市融資。至2020年末,直接融資比例達到15%左右(按存量指標),力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數量突破20家,實現首發融資100億元,上市公司實現再融資15億元人民幣。
規劃期內,我市還將充分利用好債券市場,積極推動優質企業發行短期融資債券和中長期企業債券,協調企業債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交易,到2020年末,實現新增各種債券融資40億元人民幣。此外,在2020年末,我市將吸引證券公司在河源新設立5家至7家營業部,累計開戶數達到20萬戶。
小額貸款公司力爭突破20家
金融業規劃提出,到2020年末,我市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力爭突破20家,公司各項貸款余額爭取突破20億元。通過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快速的特點,服務于小微型企業和“三農”。
融資性擔保公司的整體實力也將大幅提升。按照目標規劃,至2020年末,融資性擔保公司力爭突破12家,注冊資本和擔保額保持年均20%的增長速率,累計擔保金額突破35億元,資產總額22億元。
重點引導支持產業園區建設
規劃期間,我市將組建金融控股公司,以控股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臺,構建金融服務平臺,逐步建立全功能金融服務集團。在規劃期內,金融控股公司將發展產業引導基金,將政府分散適用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除保留一部分必要資金繼續以行政手段直接支配外,統籌集中后主要運用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金,通過產業引導及其他市場化方式,根據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分階段集中投入重點產業、企業和項目。按照規劃,至2020年末,市縣兩級財政力爭出資3億元,撬動社會資金20億元,做大做強產業引導資金,重點引導支持產業園區建設,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