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政府近日印發《貴州省新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4—2017年)》,根據規劃,到2017年,全省新醫藥產業總產值將突破800億元。形成100億元醫藥大集團1個以上,50億元醫藥集團1個以上,20億元醫藥企業10個以上,10億元醫藥企業10個以上。培育20億元醫藥大品種3個,10億元醫藥大品種10個,5億元級醫藥大品種30個,1億元醫藥大品種40個。
6大醫藥產業園產值過億元
優化產業布局方面,將以貴陽為核心,發展壯大益佰、烏當、修文、清鎮、龍里、貴安等醫藥產業園,打造“貴陽新醫藥產業圈”,形成全國一流的新醫藥產業示范區。其中到2017年,益佰醫藥工業園、烏當醫藥產業園醫藥產業總產值100億元,清鎮醫藥產業園、龍里醫藥產業園醫藥產業總產值80億元,貴安新醫藥產業園、清鎮醫藥產業園醫藥產業總產值30億元。
特色醫藥集群各有特色
鼓勵紅花崗、興義、凱里、西秀、大方、六枝等有條件的地區,依托醫藥骨干企業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集群。圍繞18個道地特色中藥材大品種,在38個重點縣打造規范種植及良種繁育基地。
西秀以百靈等企業為龍頭,強化銀丹心腦通軟膠囊等核心中藥品種;紅花崗以百花、廖元和堂、萬勝、家誠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中藥、民族藥生產研發基地;興義以天地、心意、德良方、苗藥等企業為龍頭,建設大容量注射劑、中藥民族藥及外用膏貼劑等醫藥生產研發基地;凱里以中泰、飛云嶺、苗仁堂、華盛等企業為龍頭,發展生物醫藥、中藥民族藥、醫療器械,建設苗侗藥、瑤浴研發中試基地和健康養生保健產業基地;大方以同威、九龍天麻、君安等企業為龍頭,發展中藥材種植加工、保健食品生產等;施秉以三泓、昌昊中藥等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太子參、頭花蓼、天門冬、何首烏等中藥材品種;六枝以大華、宏奇、康眾等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大小容量注射劑、中藥民族藥制造、中藥材種植加工等;丹寨以昌昊生物、廣藥中藥材、森柒、欣紫鴻等企業為龍頭,全力打造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基地。
同時,重點扶持艾迪注射液、參芎葡萄糖注射液、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等成為20億元大品種,鹽酸川芎嗪、仙靈骨葆膠囊、骨康膠囊、肺力咳合劑、銀丹心腦通軟膠囊、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斑蝥酸鈉維生素B6注射液、抗婦炎膠囊等成為10億元大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