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報今日全文刊發《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意見》已于2014年8月2日由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
《意見》為明確工業發展新方向,探索工業發展新路徑,做大工業規模,調優工業結構,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云南經濟發展,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意見,作出了部署。
《意見》全文12000余字,共分4個部分,一、總體要求;二、重點任務;三、主要措施;四、政策支撐。其中明確提出:將強力提振工業投資,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擴大企業投資領域,到2020年,力爭工業投資(不含電力)每年增長20%以上,全部工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40%以上。現摘登如下:
目標
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要求,以2013年為基期,到2017年實現以下目標:
1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輕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從44%提高到50%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從46.8%提高到55%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7.6%提高到10%以上,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重化工業,新建的重化工業項目裝備工藝、節能減排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2
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新增5個以上國家級研發平臺,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0個,50%規模以上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企業專利授權年均增長25%以上。
3
能耗排放進一步下降。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由2.1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到1.91噸標準煤/萬元。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污染物排放全面實現控制目標。
4
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以上,利稅年均增長13%以上,全員勞動生產率由36.3萬元/人提高到45萬元/人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率由4.8%提高到6%以上。
5
到2020年,努力培育形成6大千億元新興產業、10大千億元園區、10大千億元企業,工業布局和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工業與關聯產業融合協調發展較好,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內生動力較強的現代工業體系,基本實現工業轉型升級。
任務
培育一批千億元新興產業
輕工——力爭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118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450億元,年均增長20%;2020年超過4000億元,年均增長18%。
生物醫藥——力爭到2020年培育3~5家百億元級生物醫藥領軍企業。產業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35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720億元,年均增長20%;2020年達到11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
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78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6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2020年達到28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先進裝備制造——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570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000億元,年均增長15%;2020年達到1700億元,年均增長20%。
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從2013年的437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850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2020年達到1360億元,年均增長17%。
石化——產業銷售收入到2017年凈增600億元以上;2020年達到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
打造千百億元園區和企業
實施千百億元園區工程——重點培育設施完善、產業聚集、服務優良、特色突出的10個千億元園區,50個百億元園區。
實施千百億企業培育計劃——篩選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實施重點培育計劃,在資金、資源等方面集中扶持,著力打造10戶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企業,50戶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
亮點
多個產業均有規劃
電子信息
瞄準穿戴式眼鏡電腦
轉型過程中,輕工產業方面,將培育打造茶、酒、糖、油、核桃、咖啡、果蔬7類過百億元的云南特色食品加工業。同時,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建設產業轉移聚集區,大力承接家電、紡織服裝、鞋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導向型產品制造。
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將推進云藥名方名藥二次開發,加快形成一批創新藥物;積極開發植物提取的天然保健品、天然香料、天然化妝品、公共衛生產品等天然產品,重點打造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石斛、燈盞花系列產業鏈,以及超500億元的三七系列產業鏈。
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方面,計劃大力發展汽車制造業。以乘用車為重點,鼓勵發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欲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國際通信樞紐和區域信息匯集中心。推進國際通信光纜及相關通信設施建設,發展小語種信息技術及電子商務平臺,提高人才培訓和服務外包能力。同時,加快電子信息制造和出口基地建設。提升紅外、微光夜視、穿戴式眼鏡電腦等光電子器件和設備制造業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智能終端產品、數字內容產品等電子信息產品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推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北斗衛星導航、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
扶持
用地成本
重大轉型項目享差別化政策
在省級工業園區及滇中產業聚集區(新區)內,對符合目錄和投資強度指標要求,并且容積率和建筑系數超過《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規定40%以上的重大轉型升級工業項目實行差別化用地政策。其中:園區位于昆明市及滇中產業聚集區(新區)的,每畝不高于15萬元;位于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州的,每畝不高于12萬元;位于其他州(市)的,每畝不高于10萬元。
企業融資
重點項目貸款利率按下限執行
擴大優質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試點。省重點轉型升級項目貸款利率,按照浮動區間下限執行。鼓勵企業上市融資、上市公司再融資和發行各類債券融資,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加大“新三板”和四板市場掛牌融資力度。發揮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和100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增量風險補償獎勵資金作用,積極爭取保險機構以債權、股權和資產支持計劃等方式加大項目投入。
用電成本
部分用戶可與電企直接交易
優先支持35千伏及以上能耗指標低于行業標準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繼續實施區域性電價政策,探索建立載能工業上下游產品電價聯動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建立“點對點”供電模式,支持重點工業園區組建配電企業積極開展直購電試點。對高耗能行業中的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對超能耗企業實施懲罰性電價政策。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獎勵能效先進企業,支持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和加快轉型升級。
財稅獎勵
建立6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
集中不少于60%的省級各類扶持工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建立6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對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的項目,按照投資額的6%給予企業貼息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元;對新建投產新興產業項目,按其上繳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獎勵企業;對新注冊的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試行新增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按地方留成部分的50%獎勵企業;對6大新興產業中綜合排名前3位的企業,試行3年內按上年上繳地方稅收新增部分全額獎勵企業。對主導制定國家或行業標準的企業、獲得國家認定新產品的企業,由省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及省級研發平臺,分別給予30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對組建研究院、實現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的企業或單位給予100萬元獎勵。
人才支持
鼓勵公開招聘高級管理人員
對企校合作開展的“訂單式”工業人才培養,給予企業一定培訓經費補助。鼓勵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創新團隊和職業經理人,按照規定由省級財政安排給予相應的購房補貼支持,所在企業給予同等比例配套經費。完善技術入股激勵機制。建立高級人才激勵機制,對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優秀的企業高管和高級技術人才,年度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給予連續3年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