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隨著南明區首屆大數據“創新創業·智匯南明”雙創季活動的正式啟動,創業沙龍、項目推介會、創業培訓、投資人見面會等創新創業活動將在南明區全面展開,進一步掀起創新創業發展的熱潮。
“以大數據發展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大數據+’不僅是一種產業模式,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生活方式和發展動能的變革。因此,南明區積極響應省、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大力發展大數據戰略的號召,以大數據為引領,把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作為推進‘雙創’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創新創業的高地和沃土。”南明區委書記朱麗霞說。
近年來,南明區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明確“戰略、計劃、實施”三步走發展步驟,提出“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做”的工作要求,作出“以大數據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服務社會民生”的戰略部署,在全區掀起以大數據為主導的創新創業發展態勢。
產業要發展,平臺是關鍵。目前,南明區已初步形成“花果園大數據雙創聚集區”“富源居電子商務聚集區”“中壩服務外包聚集區”三足鼎立的大數據產業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僅花果園大數據“雙創”聚集區就已吸引大數據及關聯產業項目1000余個入駐,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一百億元,帶動就業5萬余人。
搭建好平臺、吸引企業和項目入駐,離不開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在頂層設計上,南明區陸續出臺《貴陽市南明區關于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強力推進眾創空間建設的工作實施意見》《貴陽市南明區打造創新型中心城區科技創新工作實施意見》《南明區加快樓宇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南明區關于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獎勵暫行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加快創新創業企業的常態化扶持、服務,不斷完善雙創工作監督、管理、考核及獎勵服務機制。
同時,圍繞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等,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比如,南明區每年安排1500萬元資金,主要用于集聚創新要素、完善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創新、培育眾創空間及創業企業發展。
在有力的扶持政策和各項推進措施下,目前,南明區8家在冊眾創空間中,創想+夢工場、貴陽學院博雅眾創空間、北斗眾創空間和吉源創客大咖眾創空間獲評國家級、省級眾創空間,占全省國家級眾創空間總數的1/3,成功孵化企業180余家,誕生21家科技型種子企業、10家科技小巨人成長型企業及5家科技小巨人企業。
“‘雙創季’活動是促進創新、鼓勵創業的又一有益嘗試。南明區將堅持以大數據為引領,積極打造創新創業平臺,努力建設成為創新型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項目和人才匯聚,在創新創業的熱浪中乘風破浪、勇立潮頭。”朱麗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