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省“兩區一圈一帶”戰略之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濟南獲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機遇和契機,正努力向更加名副其實的大省省會方向進取,致力更好地帶動“圈”內城市及全省發展。
作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大隊長”,濟南獲得山東省2.5億元資金支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端人才引進等項目建設。城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可更好地打通濟南與“圈”內其他城市的聯系,高端人才引進使濟南成為真正的“首腦”,自身建設水平與智驅力水準也得到大幅提高,并終將享受來自其他城市的“反哺”。借勢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濟南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寬道、快道。
居于經濟圈核心位置,濟南要想做好區域共同市場建設引擎,與城市群共同騰飛,須強化高端要素集散中心地位。泉城對此有著清醒認識和全盤規劃,2013年制定《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規劃》大力推動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通過抓重點盯關鍵,計劃用3—5年時間建成汽車、信息、機械裝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石化及新材料、食品醫藥、軌道交通裝備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可謂豪氣干云。定位準確加措施有力,濟南目標的達成應沒有懸念。通過建立科技園區和交易中心,目前研發、銷售等產業高端環節正加速向濟南聚集。
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大大增加了濟南區域經濟一體化東風的風力。作為山東重要制造業基地,轉型升級、創新驅動是濟南經濟涅槃重生的唯一法寶,知識產權保護則是不可或缺的“防身”利器,降妖除魔、祛病強身方能奔赴一體化大舞臺,為一體化發展大增源動力。轉型升級是當前國家經濟發展的主題,創新是核心驅動已成共識,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說到底也歸屬其中,是其底子和方向、基礎與保障。4月25日山東省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聯盟工作會議在淄博召開,將實施區域知識產權戰略提上日程,使知識產權開始直接推動經濟圈建設,為其構筑起創新發展的銅墻鐵壁。經濟圈的發展勢頭從此更猛,濟南的發展后勁由是更足。
濟南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是當前助力濟南發展的大潮流,二者之關聯廣泛鋪開深入絲縷。得益于政策扶持、舉措推動和市場倒逼等諸多因素,“制造大戶”濟南在轉型升級上取得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涌現出二機床集團、浪潮集團、圣泉集團、中國重汽等大批創新企業典型、領袖。未來“濟南創造”的進一步繁榮,濟南城市群經濟圈建設將提供巨大助力,推動其更快更好地完成崛起。所謂“順勢而為、用勢而成”,濟南城市群經濟圈建設正是“濟南創造”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