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施火炬計劃和國家高新區建設30周年。30年來,高新區已經成為湖南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創新高地,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載體,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核心引擎。為此,紅網與湖南省科技廳共同推出【大潮頌·高新區30年】系列報道,追尋、記錄30年來湖南各大高新區的改革實踐和發展軌跡,敬請關注。
12月26日,寒風凜冽,懷邵衡鐵路西渡站廣場彩旗飄揚,人頭攢動,處處洋溢著喜悅,人們舞龍舞獅迎接D9821抵達西渡站的第一批旅客;廣場外,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昭示著西渡的新氣象。
沿著站外寬敞的公路開出三公里左右,是建設如火如荼的唯品會衡陽電子信息產業園,續行兩公里,是游人如織的衡陽縣世界鐘表博物館……誰曾想到,三年前,這還是城郊荒地,在納入衡陽西渡高新區核心區的版圖后,成為衡陽縣縣域經濟的加速器,噴發出干事創業的“激情”與“速度”。
衡陽西渡高新區成立于1992年,1994年被確定為省級開發區,2012年升級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全市唯一一家產值突破200億元省級園區,先后被評為“省非公有制經濟優秀園區”“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
頂層規劃 注重長遠發展
翻開衡陽西渡高新區的地圖,就會發現它的區位非常優越,位于五岳獨秀的南岳衡山之陽,緊靠衡陽市區,距衡陽火車站18公里,湘江千噸級碼頭15公里,衡陽海關10公里,南岳機場30公里,京廣鐵路、湘桂鐵路、京珠高速、衡昆高速、107國道傍境而過,懷邵衡鐵路、衡邵高速、潭衡西高速和S315省道貫穿全區。
衡陽西渡高新區規劃圖
“衡陽納入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懷邵衡鐵路西渡站的客運站和貨運站均落戶在高新區,高新區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發展更有后勁。”西渡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運文表示。
高新區前期由于缺乏清晰定位導致開發理念落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配套設施不完善,開發建設時續時斷導致園區產業優勢不突出。
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2015年,衡陽縣委、縣政府聘請了國際知名的新加坡裕廊國際(蘇州)公司為西渡高新區編制了產業發展規劃、概念性總規、控制性詳規、城市設計和街景規劃等5個規劃。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園區將以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作為三大主導產業,輔之以都市型產業,配套發展現代物流等服務業。
目前,西渡高新區初步形成了三大主導產業,即以衡泰數控機床、新德力高鐵錨具、譽城盛橡塑機械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以恒生制藥、飛益達中藥飲片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維泰電子、榮爾輸變電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一個輔助產業即以得陽鞋業、衡利豐陶瓷、天天見梳篦、角山米業、雅典娜石英石為代表的都市型產業集群;一個支撐產業即以唯品會、新合作物流為代表的電商物流產業集群。
夯實基礎 栽下梧桐引鳳來
走進高新區,映入眼簾的是整潔明亮的標準廠房、平坦寬闊的園區路網、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撲面而來的是創業興業的熱潮、開發開放的氛圍。在外經商多年的何先生疑惑地說,“這還是我印象中的西渡嗎?我以為來到了沿海城市。”
2014年9月,衡陽縣委、縣政府改變以前零散項目建設為整體推進,將園區核心片作為“1號工程”啟動建設。核心片規劃建設面積約6.8平方公里,引進湖南湘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建設核心片;引進湖南建工集團、沙坪建設工程公司建設懷邵衡鐵路西渡站場;引進安徽國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園區污水處理廠。
至2017年年底,西渡高新區共投入建設資金40億元,歷時三年高標準完成了核心區域6.8平方公里的水電路訊氣等配套設施,三縱五橫骨架路網基本拉通。同時大力實施“135工程”,園區共建設標準廠房43萬平方米,配套建設公租房6.6萬平方米。
得益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坐落于核心片區的唯品會衡陽電子信息產業園可以填補西南物流園、華中物流園、華南物流園之間的空白地帶,為會員提供優質的服務,讓會員感受到更便捷的物流。唯品會有限公司地產部總經理蔣詠表示:“這個項目將在2019年3月建成,預計2020年可全面投產實現目標。屆時,湖南長沙的會員將享受到包裹一天到達的購物享受。”
據西渡高新區管委會招商經貿局局長陽陶透露,園區現有落戶企業1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現有54家,在建項目27個,高新技術企業12家,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著名商標數十個。坐擁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與硬件設施,大批好項目紛至沓來,長豐獵豹、衡陽浙商產業園、吉利汽車等項目紛紛伸出橄欖枝,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服務企業 營造最佳營商環境
園區發展既是硬條件的競爭,也是軟環境的比拼。優化發展環境是園區強勢崛起的有力保證。劉運文表示,開發區始終以國際規范為準繩,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做到“用最好的環境、最佳的服務,讓投資者獲得最大的回報。”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西渡高新區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如做好簡政放權“加減法”,即堅持“應減必減、能放則放”的原則,大力縮減行政審批事項,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切實實施服務企業“110”計劃,即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包干到底的服務模式;積極倡導優化環境“圍墻法則”,即“圍墻內的事情政府不干預,圍墻外的事情企業不操心”,營造讓投資者生活舒心、工作順心、生產安心、投資放心的發展環境……
“營商環境比想象中更好,各個環節都全程支持幫扶,我們反映的問題都是第一時間解決。”湖南盛世威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偉生對高新區的辦事效率贊不絕口,“比如我們最重要的證件不動產證,按正常程序要180多天辦下來,而我們只用了160多天。”
從西渡高新區的統計報表可以發現,2005年園區技工貿總收入不足5億元,稅收96萬元;2017年共完成技工貿總收入212.68億元,財政稅收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均在15%以上,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縣比重達71.8%,園區建成面積接近8平方公里,占縣城面積的一倍還多。
過去26年的砥礪奮進,成就了西渡高新區的一次次華麗蛻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渡高新區再出發,繼續實施“產業新城、城市新區、產城融合”發展戰略,力爭到2020年,新引進100個工業項目落戶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00億元,工業稅收突破5億元,致力實現園區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