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九屆十四次全會對今后一個時期產業轉型升級工作作出部署,并討論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福建省實施<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日前,省商務廳廳長黃新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兩份文件部署的相關工作涉及自貿試驗區建設、招商引資、外貿出口、商貿服務業發展等商務重點工作,對推動我省商務加快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在開放型經濟體制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適應經濟新常態、迎接國際競爭挑戰的迫切要求,《若干意見》和《行動計劃》明確了我省產業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全省商務系統將找準定位,主動對接,助力我省產業轉型升級。”
黃新鑾認為,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投資質量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省積極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持外資運用高技術、信息化改制提升傳統產業,鼓勵跨國公司來閩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有力促進了產業鏈填平補齊,提升了我省產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根據《若干意見》和《行動計劃》的要求,商務部門將著力改善投資環境,創新管理方式,促進外資更貼緊全省的產業規劃和布局。”
對臺是福建自貿試驗區的一大特色。黃新鑾表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與臺灣‘三三會’等建立的合作機制,大力引進技術領先、工藝先進的臺灣集成電路、石化、精密機械等產業項目,鑄強我省產業鏈條。”“海絲”也是我省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一個特色。“以建設海絲核心區為契機,我省將擴大與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加強在汽車、能源、漁業等方面的產能合作。”
“開發區是承載產業項目落地的重要平臺。”黃新鑾說,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開發區要先行動起來。目前,省政府正在研究促進開發區提升發展的政策措施。全省101個省級以上的開發區要進一步明確發展定位,著力引進重點產業的龍頭企業和處于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領軍企業,加快培育發展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同時,各開發區要完善各類創業服務中心、企業孵化器、綜合性檢驗檢測機構、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等產業促進機構,推動園區綠色集約發展。
產業轉型升級的目的在于提高產品競爭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就是要讓出口產品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過去我們部分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低,企業利潤微薄,還常被人反傾銷,今后我們要更多依托產業轉型,促進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價值鏈,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黃新鑾說。
“互聯網+”是促進產業轉型、制造業提升的重要抓手。黃新鑾說,我省縣域電商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三位,起步很好,但想保持領先就要有逆水行舟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的企業要擅于整合供應鏈,用好線上線下兩種資源。當前,跨境電商、農村電商快速成長,誰啟動得早,誰就能搶占先機。
在服務業轉型方面,黃新鑾認為,我省在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向數量、質量并舉轉型,促進家政服務、社區服務等家庭服務業發展,加強與港澳地區在文創、物流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合作等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黃新鑾說,省商務廳作為我省的商務主管部門,將緊扣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制造業提質增效的戰略部署,結合自身工作,抓好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打造自貿試驗區高端產業板塊。二是推進產業鏈招商,推動融資租賃服務于制造業裝備轉型升級。三是創新貿易方式,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推動重點出口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單一窗口”建設。四是培育商貿流通龍頭企業,扶持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成長。五是引進、培育一批電商龍頭企業,完善跨境電商服務體系,培育扶持一批農產品集中、電商基礎好的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