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武威市甜高粱收割機現場演示會在古浪縣土門鎮教場村甜高粱種植示范基地舉辦。參與演示的甜高粱收割機由甘肅綠潤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甘肅省農業機械設計院共同研發,甘肅綠潤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的甜高粱收割機生產線項目,可年產甜高粱收割機500臺。
研發甜高粱收割機是武威市全力推進甜高粱全產業鏈的內容之一。
近年來,武威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培育發展甜高粱產業的部署要求,按照“政府作引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科技作支撐、典型作示范、農民有收益”的產業化發展方向,全力推進甜高粱全產業鏈發展。
推廣種植甜高粱,可有效解決畜牧業快速發展帶來的飼草料嚴重短缺問題,同時甜高粱莖稈壓榨后,汁液可作為工業原料,生產高科技工業新型系列產品,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鏈。
2012年以來,武威市把甜高粱作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節水高效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畜牧業飼草料供給保障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并在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開展飼用型和醇用型甜高粱引種試驗。結果表明,甜高粱具有光合效率高、糖分含量高、適應性強、抗旱、耐澇、耐鹽堿的特點,是高效節水型作物。甜高粱種植及相關產業,是一項科技含量高、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有著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省委、省政府于2015年2月2日召開培育發展甜高粱新興產業專題會議之后,武威市召開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會議,從明確產業定位、制定發展目標、確立發展模式、科學規劃種植區域、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對甜高粱全產業鏈發展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縣區黨委及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武威市培育發展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產業鏈領導小組。并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2016年甜高粱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相關縣區和部門的職責。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靠實責任,強化措施,將甜高粱產業發展納入鄉鎮和相關部門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狠抓任務落實。2016年,全市完成甜高粱種植面積40.2萬畝,自2012年引進試種以來,全市已累計推廣種植甜高粱85.3萬畝。
武威市堅持把甜高粱產業作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節水高效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畜牧業飼草料供給保障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武威市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在甜高粱種植用水實行水價優惠,地表水優惠30%,地下水優惠50%。2015年,市財政籌措2000萬元,采取貼息貸款、建設補助等方式,對甜高粱加工和機械制造企業、青貯池建設和種子等給予補助。全面落實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甜高粱種植、收獲、加工機具優先享受國家補貼政策。今年,市里籌集資金841.7萬元,統一采購甜高粱種子400噸,免費向種植戶發放。同時,各縣區也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相應扶持措施,調動涉農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積極性,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加快土地流轉,集中規模種植。今年,全市落實百畝以上甜高粱連片規模示范點206個、千畝以上連片規模示范基地47個、萬畝規模示范基地2個,規模化種植面積達到14.7萬畝。
為提升科技水平,制定印發了《武威市灌溉農田甜高粱栽培技術》《武威市沙漠治理區甜高粱栽培技術》等,通過科技講座、印發技術規程、典型宣傳、算賬對比和現場觀摩等形式,廣泛宣傳甜高粱營養價值、飼喂效果、加工效益、扶持政策和典型經驗。認真實行技術承包責任制,全程做好技術服務,指導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嚴格落實技術規范。圍繞甜高粱高效栽培、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控、青貯利用等重點技術,加強培訓。今年,全市已舉辦培訓班520多期,培訓15.4萬人次,發放資料12.5萬余份(冊)。與中科院近物所、省農科院等省內外科研院所積極協作,開展甜高粱品種對比、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不同栽培模式等田間試驗與技術創新,不斷完善技術規范。今年,各級農技部門開展甜高粱技術試驗15項次,引進試驗新品種69個。
為提升綜合利用水平,武威市、縣區積極動員市內外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組織成立甜高粱收獲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實現跨區域、跨鄉鎮聯合作業,目前,全市已擁有各類大中型甜高粱青貯收獲機械350余臺(套),揉草機、打捆機、裹膜機等配套機具7300余臺(套),確保甜高粱及時收獲。充分利用國家糧改飼、現代農業發展牛羊產業建設等項目,支持養殖場(小區)、種養大戶和飼草加工企業加大青貯池、加工設施設備的配套建設力度,采取窖貯、袋貯、堆貯、裹膜青貯等方式,提高甜高粱飼料化利用水平。今年,至目前,全市已新建青貯池2.59萬立方米,累計達到200.43萬立方米,青貯能力達到150萬噸以上。